图片来自网络
5月10日是母亲节,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成为晒妈阵地,有网友对此调侃称:“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新媒介拷量下,母亲节怎么过?孝心如何表达?一起来听听人民论坛网各地评论员们都怎么说:
母亲节“微”出来的祝福给谁看?
新闻背景:昨天是母亲节,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成为晒妈阵地,不少人发出母亲照片配以感恩话语遥寄祝福,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视频同时热传。有网友对此调侃称:“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而在线下,通过买礼物、送红包等表达爱意也成热门之选。但多名受访者表示,孝顺应重在平时的陪伴和关爱,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才是她最想要的节日祝福。(据5月11日 北京晨报)
朋友圈里晒祝福是打造自己孝顺的形象
张荣波:个人认为,在朋友圈里晒对母亲的祝福,更多的是打造自己孝顺的形象吧。反正我看到这样的晒,至多一笑了之。个人觉得,真正的晒,应该是母亲晒子女的祝福,而不是子女晒给母亲的祝福。
魏璇:这种行为就跟晒东西差不多,真正会上网的母亲有几个,有多少母亲能看到他们在网上的祝福。很多人生活中顶撞母亲,不爱听母亲的唠叨,不替母亲分担家务,光发朋友圈又有什么意义。个人提倡还是更多的注重平时对母亲的关爱,关注母亲的需求来得更实在。
对母亲的敬爱就像是内衣,你得穿上,这很重要,但你炫耀,就没必要。低调要比炫耀更难。
高思:晒母亲的人大多是借母亲节表达真心的祝福,不过个人认为祝福母亲是两个人之间私密的情感互动,没必要拿到微信圈被娱乐消费。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把私密的东西拿出来主动被娱乐,原因是希望从互动中找情感共鸣,得到更多赞就意味着得到更多情感的理解和支持,尽管这种赞没有增加母亲节对母亲祝福的分量却可以使发微信的人更安心或者说有或多或少成就感。
朋友圈发祝福也是出于爱
刘海东:母亲节的深层次意思就是唤起我们对于母亲的爱,朋友圈内发,其实就是提醒当孩子的,妈妈无私爱过你,你大了她也需要你的爱?赶紧趁着时节,跟母亲浓浓的腻歪腻歪。
好多时候朋友圈不发的话,你还想不起母亲节到了。朋友圈发祝福,你看到了,就会想,额,母亲节到了,更多的是提醒的作用。朋友圈扩速很快,发朋友圈就是借助这种传播速度,唤醒年轻人的心,相当于对最亲近的朋友也是提醒,我看到好多关于母亲节的祝福,也不是谁在晒,语言很朴实,也是祝福和提醒类的,说真的,晒的,我还真没见着。
冯进万:对于“网络孝子”,个人觉得,无论是出于打造自己孝顺形象,还是身在外地寄托感恩的表达,都是非常好的,都有助于社会形成更加浓厚的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朋友圈里晒祝福,更多的应该是无奈
刘慧君:个人觉得母亲节发朋友圈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孝顺,而是真的自己在这一天意识到母亲很伟大,平时关注母亲较少。
陆建林:朋友圈里晒祝福,更多的应该是无奈,和母亲意识淡漠没有多大关系。谁不想守在母亲身边,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又有几个人有时间天天守在母亲身边?就是在母亲节这天,能够回到母亲身边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国家并没有把母亲节当作传统节日进行放假。同时由于很多年青人都工作在外,就是想回去看望母亲也是鞭长莫及,当然,今年的这个母亲节,因为是双休日,相信回家看望母亲的人比其他时候会多点。不说其他的,我就想问问各位,昨天你们给你母亲打电话了吗?如果打了,说明母亲于你来说亲情依旧,如果没有打,说明母亲在你心中的亲情已经有所淡漠,自己在心中检讨下吧。
向黎玮:很多人的朋友圈本来就是很私密的圈子。平时关爱,也可以发朋友圈,二者不矛盾。不发朋友圈的未必就很孝顺,发了的未必是假孝顺。
罗平一:晒不晒不是重点,那是个人习惯,主要是要给母亲表达祝福和感谢,不在乎表达方式,在乎情感的传递。
母亲节,怎么过更有意义?
邓明业:少说少晒,多做多陪。
强会芳:母亲不是一般的老太太形象,我们朋友圈里的母亲就很多,但往往意识不到自己也是母亲。网上赞美、祝福不如多点实际行动。老人不图儿女对家有多大贡献,就是想念的、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出现。
左学荣:“祝女神节日快乐”、“万能的妈咪,我永远爱你”,从昨天上午开始,类似话语或附着妈妈年轻时的黑白美照,或附着曾跟儿女一起的自拍合照,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呈现刷屏之势,有网友戏称,“在一天之内认识了朋友圈几乎所有人的妈妈,也是一大奇观”。同时热传的,还有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视频。孝顺应重在平时的陪伴和关爱,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才是她最想要的节日祝福。在朋友圈表心意,“是秀给朋友看的”,比起隔空祝福,付诸陪伴的行动才更实在。
秦晓川:朋友圈秀起了对母亲的祝福,真的就是对母亲的祝福吗?还是满足了自己的面子、虚荣心?笔者以为,与其朋友圈大秀心意,还不如一个电话打给母亲,说上几句祝福的话。母亲节是在星期日,一般情况下都是能够休息的。作为子女,完全可以和母亲一起过这个节日,帮母亲做点家务,又或者跟母亲一起去旅游,给母亲做点好吃的等等,这不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吗?
也许,你的母亲现在还很年轻,父母还都健在。如果有一天,母亲来了,又或者父亲去世是留下母亲自己生活。你能够想到他们对你是有多么的思念吗?朋友圈是一种时尚,但不能什么都要放在朋友圈,跟和母亲打个电话相比,晒朋友圈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张荣波:父母亲跟小孩子一样,最需要的是陪伴。如果父母在身边,就多陪陪他们,花心思送份小礼物,不求贵重,贴心就好;有时不需要礼物,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都能让母亲开心一整天。就像歌中唱的:“妈妈我告诉你我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她的模样就像年轻时候的你。”
邓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母亲节到来的时候我都不由得想起盂郊《游子吟》中的这句诗句,是啊,正如诗句中所说的,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以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呢,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随着我们每个人的不断成长,对于母亲那深沉而细腻的爱就体会得更加深刻,也更加想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以往的辛劳付出,弥补儿时因任性而让母亲伤心的愧疚,于是乎,我们看到每当母亲节就成了无数子女蜂拥表达爱意的日子,大家争先恐后送着各种费尽心思的礼物,不厌其烦得在微信朋友圈转载着对母亲的祝福,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个特殊的日子向母亲表达爱。这些举动无可厚非,不过,我们一定不能忽视一点,那就是对母亲的爱不能只在母亲节得到体现,平时就要及时表达。此外,在表达方式上,并不一定要用物质的方式,平日里,也可以通过一些细小的举动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和关怀,比如在天冷的时候一声贴心的温侯,生活中亲切的交谈,在母亲辛劳之余给予按摩等等,这些细小的举动对于母亲来说,我想都胜过任何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因为,母亲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健康,而我们如果能够在工作之余多陪在母亲身边,为她做些家务,分担一些家庭的辛劳,会让她感到最大的慰藉。
简评:母亲节,晒晒又何妨?母亲节,有不少网友纷纷在朋友圈晒出对母亲的爱,亮出对母亲的祝福。随即有不少网友对此种现象进行抨击:“你在朋友圈这样晒,你妈造(知道)吗?”“这多半是‘秀给朋友看的’”“比起隔空祝福,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才是她最想要的节日祝福”……各种批驳不绝于耳,占了大部分网络阵地。对此,笔者也来略说一二。
首先,随着网络的发达,现在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大有转变,不少人多喜欢用微信、QQ来表达自己。在节日氛围的渲染下,个别平时怯于表达自己的网友借助文字和网络媒介,在朋友圈呼出心声,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恩,此“晒”是情感倾诉的需要,也是情之所至,笔者认为无可厚非,不必讽之。
其次,即使是母亲们不上网,不能看到儿女们在朋友圈的祝福,笔者认为这样的“晒”、抒情还是意义非凡的。网络舆情和社会价值引导很重要,网友如此扩散宣传对母亲的祝愿和敬意,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的传递,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孝顺父母氛围,远比那些虚传假新闻、凭捕风捉影制造不良舆论来得厚道,如此不必苛之。
再次,在朋友圈“晒”祝福的网友们未必只会在朋友圈“晒晒”便却事,而不会以实际行动行孝。许多人也正是基于“有为”才有了晒的勇气。所谓有图有真相,不少晒出与妈妈的幸福合照者正是与母亲共度了这一美好时光。如此不必责之。
另外,有些儿女常年在外,因客观原因不能常伴母侧,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更内疚于不能回到母亲身边陪之,若还不能在此时表达下内心的歉意和祝福,不能借助朋友圈这样一个平台来倾诉以弥遗憾,岂不是太不人道?如此不应批之。
何况,那些“晒”在朋友圈的孝顺若哪天被学会了上网的母亲不小心看到了,知道了自己的儿女曾为自己写下那么感人至深的话语,难说不是一个安慰和惊喜。
如此,母亲节,“晒晒”孝顺又何妨。
当然,在“晒”的时候,也别忘了以实际行动来孝敬生、养、教我们的母亲。一束康乃馨,一顿亲手做好的晚餐,一个节日贺卡,甚至一个简单温馨的拥抱,都足以让她甜到心里去。将晒在朋友圈的爱同步地转化到现实行动中去吧,你的母亲将更加欣慰。(文/岑嘉俐)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