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环球人物:军中宋美龄,魅力与权欲

2015-04-24 08:49:29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字号:

\

  1943年11月,宋美龄参加开罗会议。前排左起: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宋美龄。后排左四为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

  1943年11月,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参加英、美、中三国首脑会晤的开罗会议。这本来是男人们的天下,宋美龄一去,三巨头峰会变成“3+1”,她和丘吉尔不可避免地会面了。两人有了一段经典对话。丘吉尔问宋美龄:“委员长夫人,在你印象里,我是一个很坏的老头子吧?”宋美龄没有回答是或不是,而是把皮球踢给丘吉尔本人:“请问你自己怎么看?”丘吉尔说:“我自己认为我不是个坏人。”宋美龄闻言回答:“那就好。”蒋介石将这段对话记在了日记里,认为这段对话体现了宋美龄的外交智慧,既不违反外交礼仪,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根据蒋介石日记的记载,在整个开罗会议上,宋美龄对丘吉尔多次妙语嘲讽。

  认为底层民众与自己无关

  在那场迷倒美国政要的国会演讲中,宋美龄如此与美国人拉近距离:“当我还是小女孩时,我来到这里。我和你们生活在一起。”

  1912年,宋美龄正式进入美国佐治亚州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一年后转入卫尔斯利学院,学习英国文学。据她在威斯里安的好友回忆,英国学者威尔士的《世界史纲》令她“欣喜若狂”,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令她厌恶。《世界史纲》从宏观视角讲述了人类发展进程,莫泊桑的作品则更多反映底层民众的生活,也就是宋美龄认为跟她无关的生活。

  战时,宋美龄请美国《时代》周刊女记者在重庆一家西餐馆吃饭,宋美龄拿起骆驼牌香烟要抽,问女记者:“你抽不抽烟?”女记者说:“不好意思,墙上有标语,‘请勿吸烟’。标语里还说,种烟草的经费应当省下来种田,增加粮食生产。”宋美龄便自己一个人抽了起来。两人聊着聊着,女记者烟瘾大发:“夫人,我是抽烟的,但我看到墙上有标语,不好意思抽。”宋美龄回答说:“那个标语是写给老百姓看的。”在她的意识里,这依然与她无关。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1927年,新刊,权欲,环球人物,世界史纲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