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韩媒:中美“新常态”截然不同 前者符合各国利益

2015-04-10 09:22:00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经济.jpg

海外网4月10日电  韩国《中央日报》8日刊登的一篇评论对中美两国的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分析。文章称,中美两国虽然都存在“新常态”问题,但是,两者截然不同。比起美国被动的“新常态”,中国“新常态”更富主动性,是更符合全世界各国利益的“新常态”。文章内容大致如下:

今年“两会”期间,经济“新常态”一词在中国正式问世。此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博鳌论坛主旨演讲中也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将经济结构调整置于重要位置,从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

实际上,“新常态”一词最早用以形容2003年IT行业泡沫消失后的美国经济情况。2008年美国经济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最高领导人提到“新常态”,令“新常态”得以广泛传播。直到2013年末,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举行的经济论坛中提到,世界经济有可能陷入“低增长、低物价、低储蓄、低雇佣”的长期停滞,他将这种经济状态称之为“新常态”。从此,“新常态”一词作为专业用语,开始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但是,中国的“新常态”和美国的“新常态”截然不同。因为,美国的“新常态”是一种被动的、接近于“令人死心”的经济状态;而中国的“新常态”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经济发展战略。

具体来讲,萨默斯所说的“新常态”以经济结构调整无法改变经济低增长这一既定事实为前提,颇有些人为政策拯救不了经济的无奈。因此,他所说的“新常态”接近于被动的、“令人死心”的经济增长怀疑论。虽然萨默斯也提出了克服经济长期停滞的方案,即依靠稳定的财政政策,但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却否认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并认为不可能长期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

最重要的是,萨默斯所说的“新常态”可能符合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但并一定适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

与此相比,中国的经济“新常态”并不是放弃经济增长,而是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基本前提下,转换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新常态”之路注定与美国不同。“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构想的提出,就是中国富有能动性的“新常态”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一改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将整个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海、陆经济物流网打造作为新经济增长动力。

最重要的是,虽然中国不再垂涎于两位数的经济增速,但7%的经济增长率仍不失为一个令人惊讶的速度。

这样看来,中美围绕亚投行的意见分歧,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两国在“新常态”问题上的认识不同和战略差异。世界各国,包括与美国关系最紧密的国家不顾美国的反对纷纷加入亚投行,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各国对中美两国“新常态”认知的不同反应。比起美国被动的、“令人死心”的“新常态”,中国的“新常态”更符合各国的利益。也许美国需要适应的“新常态”不是萨默斯所说的低增长经济结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发展的中国式“新常态”。

海外网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冯其玲

关键词:中美,常态,利益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