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7 09:45:36|来源:中证网|字号:
沪港通起航 四大悬念今揭晓
内地个人买卖港股获利三年内免征个税
中金公司推出沪港通开车前的五虎上将
期盼已久的沪港通今日成行。在沪港通“通车”的第一周,掺杂着对海外增量资金入市的期盼以及对利好兑现的担忧,高位震荡中的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
猜想一:“二八”剪刀差有望逐步缩小
沪港通开通,将通过两地资本市场的连通使得估值逐步趋同。受此逻辑影响
,此前A股已在预期推动下发生了估值切换,估值较低且价格较低的“二”类股票大多出现连续上涨,估值相对较高的中小盘股则纷纷遭遇资金撤离,市场二八分化格局凸显、剪刀差越来越大。沪港通开通后,这种剪刀差扩大的态势有望逐步结束,“二八”琴瑟和鸣的格局大概率逐步显现。
首先,AH股已经呈现出溢价状态,蓝筹股已经“不便宜”。前期沪港通从测试开始,已推动大盘蓝筹股连续上涨,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从7月24日的多年以来的低点88.72点逐步攀升,至11月11日已触及阶段高点103.15点,近期也保持在100以上的位置,上周五最新收报101.56点。如果支撑“二”类股票大涨的核心因素在于其估值相对香港市场的折价,那么经过连续大涨,当前AH股的溢价状态则意味着蓝筹股已“不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沪港通涌入的增量资金是否愿意在相对不低的位置进一步大手笔布局"二"类股票存疑,积极性可能打折扣。相对于前期那般蓝筹股普涨行情而言,后期结构性机会呈现的概率更大,其中正在启动变革而发展前景良好、有创新而迎来更多活力的蓝筹性板块更具布局意义。
其次,利好兑现或引发蓝筹短期调整,"二八"剪刀差难扩大。"二八"分化加剧主要系政策利好频频向大盘蓝筹股倾斜。今年以来,A股市场资金紧紧围绕政策性主题进行轮番炒作。沪港通即将开通的预期使得资金借助"估值提升"的名义频频发动低估值蓝筹板块的补涨行情。近期,在"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核能核电以及区域振兴等政策暖风助推下,这种蓝筹股集体狂欢的热潮愈演愈烈。由于政策利好的落点大多集中于大盘蓝筹股身上,且频频引发指数大涨,中小盘股暂时受到冷落。
如果支撑蓝筹股频频大涨的驱动力在于政策利好,而股市热点往往在预期阶段驱动力最强,那么在预期真正兑现且估值已趋溢价之后,"二"类股票大概率面临理性回归的冷却过程。对于整体市场来说,如果"二"类股票出现调整,那么"二八"继续分化演绎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二八"分化加剧的格局料难持久,剪刀差持续扩大的情况难以出现。
猜想二:资金偏好暂难改变
沪港通的真正开通对A股市场的现实意义在于海外增量资金入市。自沪港通系统开始测试之后,海外资金就跃跃欲试初现大举进入A股市场的苗头,这一点从大幅增长的贸易数据中可以窥见端倪。而实际上真正推动A股市场前期行情演绎的,是内地资金在预期的推动下大量涌入,后期在沪港通开通后,由于外资存在投资标的和投资金额等多方面限制,A股市场短期内仍将由内资主导,投资偏好和投资风格暂难出现彻底改变。
沪港通开通后的一段时间内,主导A股市场的仍将是内资增量资金。从A股开户数变化,可以看到A股市场迎来了内地场外资金的大举入市。驱动这些资金纷纷入市的,是在政策利好支撑下大盘指数节节攀升,以及题材股连续演绎引发的良好赚钱效应。这些增量资金是A股走强的根基,也是今后较长时间A股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
相对而言,考虑到沪港通开通初期对标的股票和资金额度的限制,预计能够撬动的资金规模也将有限。据华泰证券数据,目前香港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可用于投资的规模在3400亿元左右。从RQFII的申报情况来看,额度并没有全部用完,即便全部流入A股对整体市值的提升力度也相对有限。
再看资金偏好,当前在所有沪港通相关分析报告中,均对相关受益标的有比较类似的分析。以中金公司的分析为例,其预计四类股票可能会受到海外投资者的青睐:一是两地折价比较深的个股;二是券商股;三是估值合理、前景好且A股独有的稀缺品种蓝筹股,如医药、消费领域优质股;四是低估值、股息率有吸引力的蓝筹股。中金公司表示,沪股通开通的初始几天额度可能会经历"秒停"。
从上述表述中不难发现,这些个股大多数并不是A股市场投资者所青睐的品种。由于上述品种此前备受"冷落",今年展开了浩浩荡荡的补涨行情,目前已经逐步从折价状态转为溢价状态,对内资的吸引力也在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偏好中小盘股、相对较高的换手率的内资资金大概率并不会因为沪港通的开通转而投资到上述受益品种中,投资风格和理念短期内仍难发生质变。这种内外资配置的差别意味着沪港通引发的蓝筹股赚钱效应难以获得跟风与追捧。
猜想三:创业板存结构性机会
创业板被认为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代表也是最大受益者。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后,预计仍将孕育丰富的结构性机遇。
成长股热潮自去年启动以来,新兴产业板块获得轮番上涨,不过今年初开始悉数进入调整;随后并购重组题材获得疯狂炒作再度引燃了创业板个股热情,新的热潮一直延续到今年9月。在沪港通、稳增长等政策主题的推动下,资金将关注点额重点转向了金融、高铁、核电等一系列蓝筹板块,创业板在缺乏资金关注的情况下连续冲高遇阻,甚至在沪港通时间表真正确定后,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分析人士认为,主要系增量资金对创业板高估值有所忌惮,相对而言更愿意选择较低估值且有题材推动的板块进行布局。
在这种情况下,沪港通真正开通后,创业板将何去何从呢?对此,市场的观点分歧较大,看空者认为沪港通将启动蓝筹股牛市,创业板将经历较长时间的泡沫去化,当前形态也显示出顶部特征;看多者则认为,蓝筹股集体大涨产生的超额收益是短期因素催化,基本面并不支持长期如此表现,创业板经过调整后投资机会将再度显现,中小盘股仍是投资最大看点。
相对而言,可短期看好创业板的结构性机会。当前经济数据持续显示复苏缓慢,但转型和改革推进的信心空前坚定。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板在技术革新和政策刺激下的投资机会仍不会缺乏。当前,需要规避的是价值严重高估的个股,而成长性良好的质优标的在经过调整后将逐步重新吸引资金关注。指数层面,创业板指目前的调整大概率仍将持续,投资者需要等待调整的真正结束,期间不追涨、低吸优质股、轻指数应为操作主旨。
实际上,不论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均已经历或长或短的辉煌,随着沪港通的开通,A股市场将逐步走向价值投资,大浪淘沙的作用将逐步凸显。其中,真正受益于政策且存在良好发展前景的个股将获得更多资金追捧,而纯炒作的个股将逐步回归沉寂,由此,结构性机会将成为主导。而上述各个板块均将成为市场的一个缩影,结构性机会将成为每个市场板块的主导。
港通,A股市场,创业板,标的股票,RQFII,走势,优质股,增量资金,大盘指数,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