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资讯>>外媒集萃>> 正文

外媒:四中全会或将致力减少腐败机会 

2014-10-22 13:39: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0月22日电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同时将回顾并总结过去一年的反腐廉政工作。

本次会议的召开吸引了众多外国媒体及学者的关注。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21日接受“德国之声”电台采访时表示,本届四中全会的焦点议题之一就是将中国正在进行的反腐运动制度化。他认为,中国在两年前开启了反腐运动,而四中全会则可以被视为第二阶段反腐工作开启的标志。

埃文斯-普里查德称,截至目前,中国此次反腐运动得到了切实的执行。但是,中国领导层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满足于此,而是计划对官员实行更严厉的监督,并将监督制度化,进而减少官员腐败的机会。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将带来一些经济红利。

要想减少官员腐败机会,中国领导层应该进行哪些改变?埃文斯-普里查德认为,为了加强对法律体系的监督、减少地方官员影响司法判决的行为,地方法院应该向高一级司法机构进行汇报,而不是向当地政府汇报。

埃文斯-普里查德还预计称,中国的决策者将继续减少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而中国总理李克强曾指出行政审批是官员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另外,中央还将对地方政府贷款和支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

埃文斯-普里查德表示,这些举措最终将会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打破地方法院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有助于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减少行政审批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并帮助限制官僚主义造成的浪费。

对地方政府预算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应该可以令国家投资得到更有效利用,并减缓信贷风险积聚的速度。虽然反腐运动给经济带来了一些影响,比如奢侈品行业和高端餐饮行业的需求降低,但是反腐措施的积极作用将远超其负面影响。

“德国之声”报道称,有一些分析家指出,反腐运动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官员出于害怕犯错的心理,而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对此,埃文斯-普里查德表示,中央领导层可能对官员不作为加强监管,并采取更为严厉的态度来打击这种做法。(博郡)

海外网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郝伟凡、刘凌)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四中全会,中国反腐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香港“占中”者继续集结与警方对抗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罄竹难书 侵华日军禁发罕见战地照片首曝光

图片故事:环球小姐训练营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