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0 13:14: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0月10日电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早在7月确定,即“依法治国”。9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四中全会审议。
香港社会对此高度关注,香港《大公报》9日刊文分析,“依法治国”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重大选择,法治与改革及反腐如果能协同共进,将对中国全局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正向推力。《文汇报》3日刊文指出,“依法治国”如能彻底执行,有助于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增强整体经济活力并持续增长。
“依法治国”首次成为主题
路透称,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中共的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共党史上的第一次。目前,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的政治经济改革及反腐已进入攻坚阶段。据路透此前分析,将主题明确为“依法治国”,则指向“权大于法”这一公权力痼疾,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搬开绊脚石。
《大公报》分析,这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重大选择。当今中国,尽管对改革和反复存在分歧与争议,公平正义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对改革的最大共识。而依法治国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根本,尤其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依法治国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
《大公报》还指出,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中,法治与改革、反腐一样都是重要内核元素。没有法治的护航,改革进展就不会顺利,反腐成果就难以稳固。而法治与改革、反腐如果能形成协同推进、良性互动,则将对中国全局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正向推力。
“依法治国”助降经济运行成本
《华尔街见闻》指出,尽管会议讨论的是法制,看上去与经济无关,但这背后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
香港《文汇报》 指出,“依法治国”的推进,将逐步改善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逐步纠正经营中的扭曲和制度不确定,逐步降低市场所隐含的风险溢价。“依法治国”如果彻底执行,有助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效率。明确的权力界定,将令企业和居民更积极开拓创新,增强整体经济活力并持续增长。(林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