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国际>>外媒集萃>> 正文

美媒:奥巴马中东政策模糊 或带来更多恐怖威胁

2014-08-23 13:19: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8月23日电 美国记者詹姆斯·福莱(James Foley)被IS武装分子残忍杀害,作为回应,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伊斯兰国及其所代表的邪恶势力必须被摧毁。”而总统奥巴马称,“这样的人最终会失败。”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指出,两人的话语中,前者表达的是一种承诺,而后者则是一种评论。该报报道称,从奥巴马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危机所施行的政策来看,总统仍然只想做一个旁观者,并不想参与进去,他认为美国对中东危机的影响能力有限。

《华盛顿邮报》报道指出,奥巴马虽称“伊斯兰国”为“毒瘤”,但从他的讲话中可以发现,其实际承诺与早期的承诺是一致的:“美国将继续做应该做的事情去保护我们的人民。”这样的语句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解读:对抗IS武装分子的进攻以保护美国在埃尔比勒(伊拉克北部城市)的人民;或是保护受到恐怖主义威胁的纽约或华盛顿人民。目前为止,奥巴马所说的都是狭义解释,即保护在伊美国人。

评论文章认为,奥巴马一直希望可以保持美国政策的模糊性。总统似乎很担心稳定的政策会吸引美国的伙伴或是盟友搭乘该国的便车。他的这种战略思想是以“幕后领导”概念为基础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国”带来的威胁(声称要在全球范围内复制福莱斩首事件),已经在美国这种模糊政策的土壤上得到发展。IS武装组织占领叙利亚东部时,美国几乎什么都没做。IS武装组织一月占领法鲁贾时,美国也没做什么。该组织六月占领摩苏尔,夺取硬通货和美国武器,将名字更改为“伊斯兰国”,并宣布成立哈里发,美国只是敦促伊拉克进行整治改革。而当该组织对埃尔比勒和巴格达进行直接的军事威胁时,美国进行了有限的针对性空袭。

这些都是对“幕后领导”原则的检验。美国的领导力“真空”(希拉里所说)并没有被其盟友的决心填满。相反的,却被伊朗的冒险主义,俄罗斯的插手,巴沙尔·阿萨德的大规模暴行,海湾国家流向混乱地区的资金,扩张主义,救世主式的伊斯兰激进主义填满。近期发生的事产生了一种解读:如果美国没有领导全球反恐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就没人领导。

奥巴马是被拖着介入伊拉克危机的,但他仍然拒绝扩大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作用。过去三年中,他一直将自己的目标范围尽可能缩小,试图避免过多的干预:销毁阿萨德的化学武器,保护在埃尔比勒的美国公民,阻止辛贾尔地区的种族灭绝。但是缩小目标范围并不意味着减少问题。拒绝和拖延只会更大程度上将这些问题复杂化。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自从上任以来,奥巴马一直采取一些技术性的方法来解决恐怖主义威胁。但如果这些威胁可以被简单定义,那么无人机和特种作战就可以简单快速的把它们解决掉。奥巴马当然非常愿意采取这样的措施:在收容所将本·拉登杀死,或者在也门袭击护卫队。但是他却忽略或者淡化了问题的战略及意识形态方面:安全的解决方法令威胁加剧。积极地打击这些威胁,主动接近这些威胁的来源是比等待威胁来临更好的解决方法。随着IS武装组织的发展势头壮大,其意识形态和士气,已经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一些人来自西方国家)。

文章称,如果终极目标是要毁灭“伊斯兰国”,那么美国及其盟友们必须联合起来执行艰难长期的任务,敌人们必须受到警告,而美国人需要被告知利害关系,并准备为国家卖力。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称“伊斯兰国”是“全世界范围内从未见过的”威胁。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称该组织“比我担任司法部长期间见过的任何事都要恐怖。”美国目前外交政策的核心问题是,世界上的危险状况和总统缺乏自信两者之间存在距离。(宇萌)

海外网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李萌)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奥巴马,中东政策,伊拉克,叙利亚,美国,IS武装分子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