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2 11:35: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8月22日电 今天,8月22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外交学者》杂志日前发表文章,称邓小平是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的代表者,是注重“开放”的“改革者”。中国也以多种形式向这位伟人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缅怀,邓小平不仅在30多年前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河,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时至今日,其思想和精神对于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邓小平开创改革大潮 助中国共产党屹立不倒
邓小平所主张的改革,首先是坚守中国一贯的政治体系的,进而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实施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一个多样化的社会。
邓小平的改革路线成效卓著,不仅让中国变得更加繁荣,而且帮助中国共产党(CPC)屹立不倒。起初,世界上共有50多个共产主义政党,然而渐渐地,这些政党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有中国共产党等少数共产主义政党长久地保持着活力。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发展,中国将市场经济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让中国经济看到了奇迹。然而,在下一个30年中,如果中国想要实现新的突破,就需要完成另一个方面的改革——政治改革。
深化政治改革 延续邓小平“改革”思想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将继续影响着中国当代领导人制定的发展路线,力争在政治改革领域结出同样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加强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被正式提出,尤其倡导繁荣、自由、法治和民主。
邓小平改革思想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在坚持中国政治体系的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事实证明,这一模式非常成功。《外交学者》杂志提出,同样的思路是不是也可以用在中国的政治改革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以在通过反腐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发展法治和民主。
除了邓小平的改革政策本身,他本人在贯彻这一政策时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同样可以激励当代中国领导人的改革实践。四川省广安市是邓小平的故乡,四川省委宣传部的官员向香港《南华早报》说道,邓小平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未放弃,态度坚定,这种精神应当可以激励中国当代领导人,不断加深政治改革。
香港举办大型展览 纪念邓小平
1997年2月,邓小平没能亲眼见证香港正式回归中国的怀抱,便驾鹤仙游。然而,香港回归永远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留下的“作品”。为了纪念邓小平,8月21日,“光辉历程——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大型展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正式开幕。邓小平的两个女儿邓林、邓榕一同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致辞。
在开幕式上,一座邓小平坐在藤椅上的巨型铜像成为了伟人的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为铜像鲜花,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在内的200多为嘉宾向铜像三鞠躬。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邓林回忆说,其父在晚年每天都会阅读有关香港的报告,虽然没能在1997年7月1日亲自见证香港的回归,但是这尊铜像代表他已经来过了。
邓林称,邓小平对于香港地区充满期望,虽然自新中国成立后便一直没有来过香港,但是香港却是他难以割舍的牵挂。1997年,也正是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的作用下,香港才得以回归祖国的怀抱,由此开启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在香港回归后,香港地区与中国大陆的合作形式逐渐多元化,以中央政府作为后盾和支撑,渡过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全球金融危机等多次难关。在这次的展览中,《小平与香港》的专题影片会在现场循环播放,向香港市民及其他参观者展现邓小平之于香港的中达到意义,展示他提出的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政策所取得的成就。(梦异)
海外网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中国,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