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8 01:22: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8月18日电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近日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对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予以批评。她表示,“伟大的国家需要组织原则,而‘不做傻事’并非一个组织原则”。之前在被问及为何不愿让美国干预棘手的外国冲突时,奥巴马给出的解释就是:不做傻事。
鉴于希拉里很有可能竞选2016年美国总统,那么了解一下希拉里的外交政策理念显得十分有必要。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15日刊发了题为《如果希拉里·克林顿赢得2008年大选,她的外交政策会是怎样?》的文章。文章称,希拉里与奥巴马在外交政策方面有着显著的风格差异。文章通过美国外交政策中几个重要的领域,分析了如果希拉里赢得2008年总统大选,她会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伊朗
奥巴马和希拉里在伊朗问题上向来都存在分歧。当希拉里还担任参议员时,她就敦促对伊朗施加严厉制裁。在总统竞选辩论时,她对奥巴马提出的“无条件地与伊朗人进行接触”的理念予以批评。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希拉里对“伊朗有权进行铀浓缩项目”这种观点予以坚决反对。
但是,如果希拉里2008年当选总统,那么她可能会与伊朗达成同样的协议,并采取和奥巴马政府相似的手段,即先达成初步协议,然后再进行为期一年的谈判来权衡各种可能性,最后再达成最终协议。毕竟,是希拉里开启了如今正在进行的伊核谈判。在伊核问题上,她和奥巴马均同意采取施压与接触并行的双轨策略。这指的是,美国对伊朗持续施压更为严厉的制裁,但是同时保留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的可能。
如果作为总统,希拉里可能会不遗余力地确保,在使用武力之前其他所有手段都已经尝试过了。谈判代表会致力于谈判进程,而且不想以失败告终。鉴于此,希拉里很可能也会授权对伊朗做出同样的让步,就像现在的谈判小组一样。
巴以和平
或许是着眼于2016年大选,希拉里并未像奥巴马那样批评以色列政府的政策,尤其是对以色列针对哈马斯的地面进攻。而且和奥巴马不同,希拉里与巴以和平进程中的重要参与方都有着深厚联系。她更了解如何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打交道——其中一部分是从她的丈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里顿那里学到的。如果希拉里在2008年当选总统,那么她可能会比奥巴马更加努力地巩固与内塔尼亚胡的关系。美以关系或许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裂痕。
如果换做希拉里,她会如何处理最新一轮的加沙冲突?2012年,她在斡旋巴以停火协议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这一次,希拉里恐怕也很难获得成功——就像美国现任国务卿约翰·克里一样。或许希拉里可以对内塔尼亚胡的施加更大影响,但是如果哈马斯不愿停火,那么美国成功斡旋巴以停火的几率依然不会太高。
俄罗斯与乌克兰
希拉里素以对俄态度强硬著称。实际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谴责称,是希拉里策划了2012年俄罗斯国内反对普京的抗议。
但是,如果希拉里作为总统,那么务实的她最初恐怕也会遵循“重启”美俄关系的政策。在格鲁吉亚战争、科索沃危机以及北约扩张之后,美俄关系就跌至了谷底。2008年,当梅德韦杰夫接替普京成为新一任俄罗斯总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之时,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会努力寻找美俄可以展开合作的议题。
当2011年美俄关系重启走到尽头时,希拉里可能会更早地转向强硬路线。但是,这恐怕也不会带来太多不同。希拉里在辞去国务卿职务时留给奥巴马的对俄政策建议,恐怕并不会改变普京的策略。很明显,普京手里的牌更多,而且他会悉数出牌。
至于乌克兰问题,如果在过去的几个月把希拉里放在奥巴马的位置上,那么也很难想出希拉里会采取何种不同的策略来让俄罗斯付出更多代价,更别提对抗并扭转普京对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的支持了。军事力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希拉里会和奥巴马一样,也是求助于号召欧盟、为乌克兰政府提供非致命性军事援助、强硬言辞以及持续制裁等策略。
叙利亚
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希拉里强调称,美国“未能帮助建立一个可靠的军事力量(来对抗巴沙尔·阿萨德),这留下了巨大的真空,如今这个真空已经被圣战分子所填满。”据称,后来希拉里向奥巴马致电,称自己并非想要抨击其外交政策。但是,两人在叙利亚内战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
早在2012年,希拉里就希望通过更多手段来削弱阿萨德的势力,比如帮助训练反对派武装,为其提供军事装备等。但是,这些手段与奥巴马在2013年最终接受的援助叙利亚反对派的措施并没有太大不同。
为了改变战场上的军事力量对比,“总统希拉里”需要为其更全面的军事战略赢得支持,这其中不仅包括为反对派提供武装,还包括设立禁飞区、授权美国军队直接袭击叙利亚政府军等。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希拉里会采取这些强力措施,况且规避风险的美国国防部也不太可能支持这类措施。
在叙利亚政府被指使用化学武器攻击平民的问题上,希拉里很可能会采取与奥巴马一样的政策。作为国务卿时,希拉里就同意奥巴马在对叙政策上提出的“红线”。虽然2013年8月希拉里已经辞去了国务卿一职,但是她曾公开表示,支持奥巴马在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前寻求国会的批准。如果希拉里是美国总统,那么她可能更加不愿请求国会;而且她会更加怀疑,俄罗斯斡旋的协议能否完全销毁叙利亚的化学武器。但是,正如希拉里在其自传中所写的那样,叙利亚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即便是希拉里担任总统,在处理叙利亚问题时她恐怕也不会做得更好,更别提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了。
文章最后总结称,如上观点并非想要诋毁希拉里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才华和能力。只是,无论希拉里多么坚决地想要巩固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或者推行她的“巧实力”外交理念,当今世界残酷无情的现实也会对她造成同样的束缚。如今,并非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都由美国的军事或外交实力来决定——同样也并非由希拉里的才华和影响力来决定。(博郡)
海外网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希拉里,奥巴马,普京,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