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国际>>资讯>> 正文

日媒盘点外界对中国反腐的4种误解

2014-08-08 10:01:04|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环球时报 日本《外交学者》8月6日文章,原题:对中国反腐的四种误解

随着中国反腐的深入,对它一些广为传播的误解也出现了。既有来自中国国内的,也有来自国外的。纠正这些误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近来举动背后的逻辑。

对中国反腐的第一个误解,是认为它很快就会停止。随着最近宣布调查周永康,一些评论员认为,中国反腐将很快停下来。这不对。实际上,中国反腐现在不会、也不应停止。为什么?因为如果反腐停滞,那么迄今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将毁于一旦,因为苍蝇和老虎会很快卷土重来。

第二个误解是,反腐是党内不同派系的权力斗争。这种观点越来越没人相信,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习近平是不同于以往的领导人。

第三个误解是,反腐只对准腐败,没有更根本性的改革。这也是个大误解。在中国,改革必须以周密设计的方式落实,这样改革才能顺利稳步推行。习近平上任不久即强调,中国应避免“颠覆性错误”,即极左或极右政策。这样做是明智的。可能从党的观点来看,改革的正确次序是:先反腐,后进行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治理结构改革,最后是政治改革。这里的政治改革未必是西方式的。许多西方评论家解读中国政治时,总是错误地以为政治改革就是西式政治改革。重要的是,不要用西方政治改革标准如法治和权力制衡等,来评判中国政治改革。

第四个误解是,反腐妨碍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最近的经济减速与反腐似乎存在相关性(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和餐饮业),但相关不等于因果关系,反腐实际上对中国长远增长有利。正如有中国经济学家表达的,反腐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三大好处:一,由于普通民众的地位相对提高,幸福感随之增加;二,它使市场经济更成熟;三,帮助中国避免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说的,当下中国反腐具有新的政治意义。它绝不仅仅是反腐,也是在重建合法性和中国的政治结构。那些仍然怀疑中国反腐的人需要认识到自己在分析中国政治时的盲点。特别是,我们需要从中国的视角,而非西方的视角把握中国。▲

(作者陈丁丁,乔恒译)

(责编:刘猛)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苍蝇老虎 日媒 外交学者 党内 领导人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云南篇 (高清)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