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国际

马里音乐中的“战争与和平”(图)

2013年08月28日14:15|来源:国际在线专稿|字号:

  丹巴勒和桑加雷曾经是马里知名乐队的主唱和鼓手,因为长期的战乱,乐队被迫解散,他们只能靠街头卖唱勉强维持生计。他们说,音乐是他们的一生所爱,也是他们未来的希望 李晋 摄

  原标题:马里音乐中的“战争与和平”(附图)

  国际在线专稿:说到西非内陆国家马里的特产,最著名的应该是这里土生土长的音乐。马里音乐历史悠久、曲风多样,极富动感,堪称马里文化的瑰宝。但是在战争年代,美丽但又脆弱的马里音乐成为了动荡的牺牲品。

  在马里首都巴马科市中心的一角,两名街头艺人正在忘情地演奏着,一把吉他,一个卡拉巴沙,两种简单的乐器,却让“爵士”风格的音乐悠扬远传,不时吸引着路人的目光,也让这条破败的大街洋溢着一股文艺的风情。

  57岁的丹巴勒曾经是马里国内知名的“铁轨”乐队的吉他手和主唱,在他旁边的桑加雷是乐队的鼓手,两个人已经搭档了整整十五年。丹巴勒说,音乐是马里人的生命,而它的魅力来自于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多样的文化。他说,“马里音乐植根于这片土地,这种音乐非常独特,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旋律和曲风,再加上现代音乐元素,在融合成马里音乐之后富于变化,更加迷人,因此受到人们喜爱。”

  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音乐美学不同,在马里,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它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音乐通常与歌谣、舞蹈和部落仪式融合在一起,已经延续了千百年。丹巴勒说,对像他一样的许许多多马里人而言,音乐是一种融入血液的天赋。丹巴勒说,“我从没有系统学习过任何音乐知识,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用各种小东西制造音符,长大之后,在塞古花了三千西非法郎买了把吉他,开始专门唱歌,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在马里音乐盛行的年代,丹巴勒和他的“铁轨”乐队曾广受赞誉,四处巡演。他们的足迹遍布欧洲、南美洲和亚洲的十几个国家,盛极一时。然而,一年前开始的战争和局势的持续动荡改变了一切。

  自2012年3月马里发生军事政变以来,伊斯兰激进分子逐步控制了马里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在占领区,这些原教旨主义的信徒推行严格的伊斯兰教义,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都被禁止,当然也包括音乐,“铁轨”乐队自然难以为继。丹巴勒说,“我是一名歌手,唱歌是我唯一的生活技能,当马里陷入战争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工作可做,在那段战争岁月里,我只能艰难度日。一度想要离开马里,去其他国家寻找生路。即便是现在,马里音乐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乐队解散了,庆祝活动和演唱会将要销声匿迹,现在来到路边演奏也是迫于无奈,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在四处流浪、近乎绝望的一年中,丹巴勒创作了这首《巴马科之歌》。他说,音乐是他的一生所爱,他希望时光能回到从前,回到那个人人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自由年代,而这,也是他所期望的马里的未来。他说,“这是一首写给巴马科的歌,讲的是巴马科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如果所有人都因为国家贫弱而离开,谁又会建设这个国家呢,所以大家应该留下来,克服危机,重新找到美好的东西,让马里更加美好。”

  夕阳下的巴马科街头,丹巴勒和桑加雷忘情地演唱着,全然不顾周围熙熙攘攘的车流和他们面前空空的钱箱。在嘈杂的大街上,发自灵魂的唱段独特、悦耳,却也令人心碎。马里的全国大选已经落幕,可是生活会因为有了新总统而好起来吗?丹巴勒笑了笑,没有给出答案。(记者 李晋)

(责编:于海军)

分享到:

簋街,箅子,排污许可证,污水井,商户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