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国际>>外媒集萃>>读者文摘

读者文摘:非常识

2013年06月03日16:46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4月26日讯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5月刊发表文章,题为《非常识》。全文摘编如下:

一、收起你的冷嘲热讽

我有个好朋友很二,老爱装博学,说些没礼貌的话。如果不是像我跟她这么熟的人,根本没法跟她聊天。她自己完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告诉她,同时还能不伤害她的感情?

——一个保护者

亲爱的保护者:

是你该站出来的时候了!你当然应该用委婉的办法,但你必须清晰地表达出你的意思。比如,你可以跟她说:“你用这样的语气说话真的很伤人。”但别说:“你真没礼貌!”不要谴责、攻击,或尝试分析,这些做法都会让她介怀。你是她的朋友,你应该向她坦承自己的感受。直接告诉她,你觉得她这样说会伤害别人。如果她问你该如何改正,那你尽可以直接告诉她一些社交礼节。

二、让人受不了的传统

我是一个朋友孩子的教母。传统上,教母的职责就是,如果他父母有事,你应该帮着照顾小孩。但我觉得现在这个传统已经变得不重要了。现在做教母似乎就是逢年过节给这孩子买礼物。但其实我跟朋友夫妇并不经常联系,也不常见他们的孩子。所以我现在不再给他买礼物了。我这样是不是做错了?

——一个受够了买礼物的人

受够了买礼物的人:

教父教母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称谓,但并没有法律义务。这种称谓一般是跟教堂有关的。但是当人们邀请别人做孩子的教父(母)时,他们心里对教父(母)的期待是不同的。看起来你不是一个称职的教母。当然,你没有义务去融入他们的家庭,但请你记住,成年人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觉得你可以时不时地寄张卡片问候一下,让你的教子在需要时可以联络到你。

三、婉拒别人的请求

我偶遇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她说他们家将搬到离我家很近的地方。后来,他们真的搬过来了,他家到我家只要十分钟的距离。她问我两家人能不能做朋友。但我和我先生与他们两口子没有一点共同语言,也不想跟他们交往。我们该怎样在不冒犯他们的前提下,拒绝这个请求?

——一个不愿重聚的人

不愿重聚的人:

为什么要与你完全不感兴趣的人做朋友呢?难道就因为两家住得近?直接告诉她:“不用了,谢谢你的邀请。”坚决一点,始终如一,别让他们误会。直接切断与他们的联系,让他们在社区里重新寻找,去找那些真的愿意跟他们在一起的人,而不是像你这样假装与他们当朋友的。

四、关于我的母亲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想与我的母亲讨论一些我的问题,她总能把话题引回到她身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生活空虚的表现,还是她有强烈愿望想把我们两人的生活混为一谈。我该怎么办?

——一个困惑的女儿

困惑的女儿:

你的母亲并不善于应付孤独,甚至可以说,她很害怕空虚的状态。像她这样极端自我的人,总觉得世界是围着她转的。要改变这样的人简直像教猫咪游泳一样,是件不可能的事。所以不如尝试别的方法和她沟通,比如一起做园艺,做饭,或者一起读书。告诉她你是爱她的。至于你想要的认同感和支持,还是到别人那里去找吧。

五、“香”得过分的朋友

我有些同事,老在办公室里喷恶俗的香水。只要一靠近他们,我就有头疼欲裂的窒息的感觉。我试着跟他们中最讨厌的那个人交涉,但毫无效果。我并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多事,但是我必须得做点什么。我该怎么办?

——一个讨厌香味的人

讨厌香味的人:

如果坐在你旁边格子间里的人喜欢大声听音乐,或用很亮的闪光灯,那你会怎么做?现在这些用香水的人是一样的。你该怎么做,取决于你想在公司塑造什么形象。你当然可以把他们难闻的气味向上级反应,严正警告他们的做法正在危害你的健康。但如果那样的话,你就别怪别人与你为敌。我觉得倒不如找一天,在和同事闲聊的时候提出来,你要跟一群人说,不要只跟那一个人说。你可以这样说:“嘿,有一件事我想请大家帮个忙,浓烈的香水味会让我的头很疼。大家能不能注意点?”你应该寻求同情,直接表达,但要记住说“请”。

作者:珍妮·拉斯卡斯(Jeanne Marie Lascars)

译者:李文慧

分享到:

(责编:林浩)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国际频道今日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