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国际

大使随笔:友好的故事说不完

2013年06月01日08:39来源:人民日报字号:

  斯里兰卡政要和各界朋友谈起中国时,无不伴以真诚的眼神和友好的口吻;来斯工作、旅游、学习的中国人则时刻感受着斯里兰卡人民的友好和善意

  斯里兰卡,印度洋上的明珠,有着秀丽迷人的风景,勤劳善良的人民,灿烂悠久的文化。斯里兰卡人热情纯朴,他们真诚的微笑和清澈的眼眸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早在1600年前的晋朝,山西高僧法显就历尽艰险来到斯里兰卡研修佛学,两年后带回多部佛经。两国还有一份特殊的“佛缘”:世界上仅存两颗佛牙舍利,一颗供奉在斯里兰卡故都康提的佛牙寺,另一颗则供奉在北京的灵光寺。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还珍藏着一块“郑和碑”,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在1409年下西洋时留下的。碑文镌刻着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是中斯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斯友好关系不断发展。1952年,尚未同中国建交的斯里兰卡顶住重重压力,同中国签署了著名的《米胶协定》,对华出口橡胶,换取中国大米,而橡胶当时名列西方对华禁运的战略物资清单。

  1957年中斯建交,两国往来不断,老一辈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总理曾于1957年和1964年两次访问斯里兰卡。首访期间,周总理在科伦坡独立广场向民众发表讲话时遇上大雨,他谢绝撑伞,与民众同风雨,佳话传颂至今。第二次访问时,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提出请中方援建一个大型会议中心,周总理给予了积极回应。1973年5月,经过建设者们两年多的奋战,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落成。如今,整整40年过去了,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依然以挺拔的身姿屹立在科伦坡,服务于斯里兰卡人民,成为当代中斯友谊的象征。

  大多数年龄稍长的中国人都听说过斯里兰卡送给中国的小象米杜拉,那是班达拉奈克夫人1972年访华时带来的礼物。米杜拉在中国长大,曾经居住在北京动物园和天津动物园,给几代中国人带来了欢乐。

  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斯关系蓬勃发展。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合作不断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坚定地相互支持。拉贾帕克萨总统上任以来已5次访问中国。中国企业在斯承建或投资建设了不少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港口、机场、桥梁、公路、铁路、电站等,为斯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3年前,斯里兰卡结束了长达26年的国内武装冲突,和平重新降临这个美丽的岛国。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欣赏绝美景观和佛国遗迹。斯里兰卡政府和人民期待更多的中国游客来斯旅游。

  斯里兰卡政要和各界朋友谈起中国时,无不伴以真诚的眼神和友好的口吻,感谢中国对斯的无私帮助。来斯工作、旅游、学习的中国人则时刻感受着斯里兰卡人民的友好和善意。

  我深信,在两国领导人的重视和推动下,在两国人民的参与和支持下,中斯关系将不断取得新发展。中斯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万古长青!(作者为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吴江浩)

分享到:

(责编:邢若宸、夏丽娟)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国际频道今日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