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长不出钞票,砍去森林能换取金钱,但环境优势将一去不返”,厄瓜多尔《经济讯息报》、《宇宙报》27日这样感叹政府有意将亚马孙流域大块雨林交给中国企业开发石油的举动。英国《卫报》26日报道称,厄国官员本周一在北京将投标合同交给中国相关企业的代表,尽管该协议遭到数个土著群体的反对。评论称,厄瓜多尔政府的该决定“更多是为了还债”,“截至去年夏天,厄瓜多尔欠中国的债务超过70亿美元,约占其GDP的1/10”,“研究显示,拉丁美洲已经超过非洲,成为中国援助换资源的另一大聚焦点”。
据厄瓜多尔媒体报道,厄国政府已基本确定将300多万公顷的亚马孙森林使用权交给中国公司。厄《经济讯息报》称,从这个协议的经过来看,无疑是中国政府和厄瓜多尔政府友好的象征,中国需要大量石油资源解决国内工业、农业及军事发展所急需的能源,而厄瓜多尔政府则为了偿还欠中国70多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也是为了尽快解决贫困问题。报道称,从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而言,该协议似乎已经达到双赢的结果,“但国家的利益往往会与民众的利益发生冲突,300多公顷的森林被开发成为石油基地,无疑要侵犯土著民众的居住权和生存权,尽管政府答应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但还是不能解决土著人的恋土恋地的情结,有许多事情靠金钱是不可能获得和平解决的”。
2012年12月起,厄瓜多尔政府开始在全球多地巡回举行东南部亚马孙地区13个石油区块招标推介会,欲吸引外国企业投资。《卫报》称,据美国的民间组织声称,这些地区的至少7个土著群体已表示明确反对,但厄瓜多尔石油部长法巴拉认为,土著团体领导人无法代表土著民的政治诉求,“这些家伙都有政治目的,他们并没有考虑发展或者脱贫问题”。该官员还表示,一些地区的开发缺乏当地土著的支持,政府已经决定不开放这些地区参与招标。
“厄瓜多尔的丛林被清除,秘鲁的高山被铲平,巴西的稀树草原变成了大豆种植田,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正在开发油田”,《卫报》称,这些景象的背后有一个共同原因: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文章称,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成为拉美最大的债主。2010年,中国为拉丁美洲提供了370亿美元贷款,超过世界银行、美洲银行和美国进出口银行的总和。其中大多数贷款都流向了四个主要资源出口国——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和厄瓜多尔,用于开矿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中国和拉美的贸易额仅为100亿美元,2011年则攀升至21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