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2月26日文章,原题:中国电影与奥斯卡隔着一个李安
答案就在影片之中。以《少年派》为例,当老虎在告别派时并没有如他想象般回头看上一眼而是头也不回地走了,表面上看,动物就是动物,没有人的情感。但李安却告诉我们,长时间的海上漂泊,如果是和人在一起,说不定早就没命了,兽与兽之间,人与人之间,既会弱肉强食,也会相依相靠。影片有炫目的技术效果,更是对人的精神信仰的拷问,只有经历了苦难和风波的人才能最终收获豁达和平淡。可以说,获得了商业市场和文艺界的双重肯定,闯荡好莱坞多年的李安完成了一场比少年派更奇幻的漂流。
值得一提的是,如同诺奖情结已经成了中国人的集体心病一样,多年来,中国电影“冲奥”未果的事实一直令中国电影人及影迷们揪心。无论是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还是姜文、陆川,一次次铩羽而归,一个问题也被反复问起:中国电影到底离奥斯卡还有多远?虽然能否进入奥斯卡的视野并不是中国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但从奥斯卡历年来提名、获奖影片中寻找共通点或许值得中国电影借鉴。
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电影走不出家门在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像李安那样,能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导演人才太少。但这解释不了为何像《一次别离》这样由伊朗人拍摄、具有浓厚宗教色彩与意识形态的片子为何也能捧得“小金人”(获得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电影近年来走的大片路线,在气势恢宏的叙事手法和光彩炫目的场景下,电影所应该体现的人文精神反而变得弱小甚至消失不见。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探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衔接,深刻把握了现代中国人的矛盾心理;“英语电影三部曲”——《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与魔鬼共骑》,同样准确抓住了欧美观众的文化心理。即便是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早期作品,亦凸显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张扬着导演个人对那片土地的赞美。经典的影片之所以经典,在于影片所传达的精神不会因文化不同、时空不同而受到影响,关于人性的探讨总会打动不同背景的观众。
反观近些年的中国大片,在商业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在技术效果上越来越炫,一切向票房看齐,仿佛不花大价钱就不是好电影一样。但空洞浮夸的故事,一直是商业大片的软肋,令其发展模式深藏隐忧。中国的电影总票房日渐看涨,2012年达到170.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8%,不过这其中进口片票房份额就占到52%,国产电影票房首次输给了进口片,要不是年底几部喜剧争气,国产片会输得更难看。按照中美就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的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这意味着每个月都有一部大片进来。国产片再不提升品质,早晚会被“玩残”,票房至上的短视会扼杀电影的文化内涵,仅靠财大气粗如何面对“狼来了”的局面?
中国电影与奥斯卡确实有很大的距离,中间隔着一个李安,隔着他关注人性、审视命运所走过的长度。
还好,中国的名导演们已经开始反思。经历了十年商业大片洗礼,在付出了口碑名声下滑的代价后,如今的张艺谋坦言最渴望“回归”,希望能够“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拍几部自己喜欢的题材”。连屡创神话的冯小刚也无法延续票房不败,感慨“找不到自己”。作为标志性的人物,他们的转变或许意味着中国电影业在经历浮躁的高速发展期之后是时候做出调整了。电影语言没有文化障碍,李安能讲好故事,张艺谋们,同样也能讲好故事,何况他们曾经讲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