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1月30日电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2008年全面爆发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已持续4年多之久,世界经济陷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衰退周期。迄今“L”型的世界经济走势还在延续,加上石油价格高企以及战乱、气候异常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新一轮全球性粮食危机,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经济复苏举步维艰,经济增速不断下跌。现在,各权威经济组织都看衰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并且对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深表忧虑。
欧洲经济目前正面临最严重的困境。预计欧元区经济2013年将陷入衰退。由于欧洲核心国家出口下滑、内需不足,经济增长势头已明显减弱,甚至濒临衰退。其他外围国家的情况更加糟糕,所受金融市场与主权债务的压力都在上升,致使资本外流、借贷成本飙升、政府债务大大突破国际公认的危险线、主权债务压力与银行系统之间恶性循环等。有的国家已陷入负增长泥潭不能自拔。由于欧元区先天不足(货币统一但各自为财),内部决策机制又有局限性,加上受各国政治、民意等国内因素的影响,尽管欧洲已初步建立了一个救助机制,但它能否有效运作,难度不小。舆论一致认为,欧元区的财政状况和银行业危机目前依然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比较乐观的看法是,欧洲经济复苏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
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经济状况算是比较好的。危机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经济逐渐走上了复苏之路。但是国际经济界一致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仍然是孱弱的,动力不足,基础不牢。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是国防开支和军火工业,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二是增长率仍低于历史上经济复苏同期的水平。三是所谓的“无就业复苏”。美国失业率高企问题远未解决,还没有形成把失业率大幅下降到危机前的水平的经济基础。此外,美国多次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庞大的流动性,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国缓解其经济困境,但大量印钞,寅吃卯粮,使美元资产缩水贬值,财富蒸发,财政赤字大增。债务问题仍将是妨碍美国经济复苏、影响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正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期所说,美国经济现在只是缓慢增长,真正复苏至少仍需几年时间。
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不振。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本国大地震大海啸的影响,日本进出口大幅下滑,公共债务高企不下,虽然一直实行货币宽松政策,但未见多少起色,2012年又由于在政治上向极右转,内政外交问题加剧,经济进一步恶化。日本过去赫赫有名的家电巨头,由于创新不足、战略不当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大地震的影响,竞争力已明显下降,产量锐减,出口大跌,都坠入了巨亏泥潭,松下2011财年亏损约100亿美元;索尼2012财年预计亏损29亿美元,已连亏8年;夏普在截至2012年3月底的财年里亏损38亿美元等等。汽车、钢铁及其他制造业的情况也不佳,汽车本车及零部件等的出口都大幅减少。这就严重影响到日本的国家财政收入,加上日本政府近年大大增加国防开支,财政捉襟见肘,政府的财政收入约有半数来自发行赤字国债。
受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的出口放缓和内需不足影响,韩国制造业、建筑业、农林渔业和设备投资等方面均表现低迷,经济继续下滑,增幅低于预期。韩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包括金融、营销、行政等方面的应对措施,诸如几次降低银行基准利率,下调中小企业总信贷限额的年利率,追加贸易使节团的活动经费,提高对非洲、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贸易保险的扶持限度,强化关于扩大外贸的培训与咨询服务等,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估计经济可能于第四季度缓慢回升。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不仅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即使是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未改变这一趋势。据统计,2011年 新兴11国(E11)整体的GDP规模比20年前扩大了5.6倍,占全球GDP的份额翻了一番,远远领先于其他经济体。但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的外溢风险日益严重,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目前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有力的应对措施。
从地区来看,亚洲仍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驱动力,2012年平均增速有望达到5.4%,主要是由于东盟经济一体化进展顺利;非洲增长势头保持强劲,预计增长5%,高于上年的4.8%,今后两年可达到5.2%和5.4%;拉美情况也不错,预计增长3.2%,其中中美洲复苏较快,预计增长4.4%;情况较差的是东欧国家,由于直接受欧债危机的拖累,经济增长呈现出总体萎缩态势,其中以匈牙利、捷克较为明显。总之,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气候下,发达经济体困难重重,前景暗淡,而发展中国家亮点纷呈,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谢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