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政府急切地想与美国恢复和改善关系目的也有二:一是为进行改革开放需要结束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二是为了应对崛起的邻居中国强大影响力,以求得一种平衡。
尽管美缅关系的重建和改善会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但只要不伤害中缅关系,损害中国利益,中国也会乐观其成的。笔者认为,缅甸在对美缓和关系时不能伤害中缅关系,给中方利益造成损失。
11月30日,希拉里空降缅甸进行“历史性访问”。这是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美国国务卿对缅的破冰首访。长期以来美国把军人执政的缅甸视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缅实施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希拉里到访缅甸,目的有二:一是实地对缅甸的改革开放的真实情况探个究竟,欲重建美缅关系以对缅甸施压促变;二是为美国以遏制中国为战略目标的“重返亚洲”新战略,建立一个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缅甸政府急切地想与美国恢复和改善关系目的也有二:一是为进行改革开放需要结束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二是为了应对崛起的邻居中国强大影响力,以求得一种平衡。
美国长期对缅使用大棒未见成效,也未得到什么好处。现在改用胡萝卜,旨在使其就范。而缅甸在长期被美制裁孤立后,也急欲为改善处境开始转变强硬的反美立场,向美伸出橄榄枝。正因为如此,美缅一拍即合,希拉里的缅甸之行开创美缅关系的“新时代”。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美缅在应对中国崛起上,有着某种共同利益的切入点。美缅关系的新改变、新动向,自然会引起中国的关切,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中国采取何对策呢?也值得深思再深思。
缅甸和中国由历史文化、地缘政治、经贸联系、胞波情谊,所构成的传统友邻密切关系,乃是历史形成的,也会历史地继续下去。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缅甸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孤立的50年中,中国一直对缅甸人民在经济、政治、军事上进行支援、帮助,尤其对缅军政府为稳定社会经济所作努力给予了支持。这尽管遭到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中国仍不为所动。正因为如此,缅甸军事领导人长期以来都与中国保持着密切关系,缅甸人民与中国人民保持着兄弟般的胞波情谊。现在缅甸政府致力于改革开放,也十分需要中国继续并增加在缅的投资和援助。这也是中国所乐意为之的。而且现今中国在缅投资和援建基础设施,修道路、建港口,开发资源,铺设油气管道等,不仅是缅甸的经济社会利益所需,也是中国战略利益所需。尽管缅政府现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改善对美关系所做的最新尝试,还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也存在变数,但只要是为稳定发展缅甸经济社会的任何改革开放,中国都是予以欢迎和支持的。尽管美缅关系的重建和改善会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但只要不伤害中缅关系,损害中国利益,中国也会乐观其成的。但是,如若缅方任何双边关系或多边关系的重建和推进,是以伤害中缅关系、损害中国利益为代价的,中国不会置之不理。
当然,缅甸政府十分清楚,历史形成的中缅兄弟关系,与要求按美式民主、人权、价值和美战略利益行事的美国,对缅甸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孰好孰坏,是福是祸,何去何从,是值得认真估量和判断的。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社会政治学系教授丁吴认为:“缅甸不会全面倒向美国而与中国疏远,因为缅甸深知,与强大的邻国为敌,只会沦为远方他人的盾牌。这点不论是什么样的缅甸政府都很清楚,所以不必担心缅甸会被美国当枪使。”这一看法,从常理上来说是成立的。但现实往往与常理相悖。现在任何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其当政者的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取向,与其说是为了国家利益,不如说为了党派利益。因而,就缅甸内外政策的变化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中国还是多做思想准备为好。
前不久,缅甸在同中方投资合作的大型密松水电站项目上毁约,让中国公司蒙受严重损失。笔者认为,缅甸在对美缓和关系时不能伤害中缅关系,给中方利益造成损失。如果缅方向美国一边倒,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盾牌、马前卒。相对于历史形成中缅悠久的、传统的、密切的友邻关系而言,虽然这种可能几乎没有,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对此,中国还是多加小心,做好应对预策为好。
直到东亚峰会前夕,还坚决反对缅甸担任201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美国,却一反50年常态,向其制裁、孤立了几十年有缅甸军方背景的政府示好,要修复重建美缅关系。奥巴马、希拉里把赌注押在缅甸承诺推进民主化进程及限制与中国密切关系上,既不现实,也不确定,存在风险。
11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身影,出现在东南亚中南半岛最大国家缅甸的首都内比都。这是美国国务卿50年来第一次进入这个有“黄金之地”美誉的国家——当然,华盛顿也给过它另外一个标签“邪恶轴心”。中国前驻缅甸大使程瑞声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希拉里访缅,与其说这是华盛顿“重返亚太”的一步,不如说这标志着美国真正重返缅甸,“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但确实孤立缅甸多年。制裁没有结果,美国在缅甸几乎没有影响力了,也妨碍到它在东盟的发言权。所以,调整政策,通过缓和、改善与缅关系,华盛顿希望在本地区获得更大影响力。”
在讨论中缅关系是倒退还是维持现状之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中缅双边关系?
美缅关系与中缅关系
港媒:奥巴马今天将闪电访问缅甸,开美国在任总统先河,《纽约时报》形容,在北京眼中,这是美方加强围堵中国的一步。奥巴马访问仰光期间,将敦促登盛政府疏远朝鲜,中断缅朝持续多年的军事关系。白宫此举除可加紧对朝鲜施压,也可能收到离间中缅之效。中缅关系密切,《华尔街日报》直指,一些评论认为,这是白宫企图令缅甸“多靠近美国而离开中国多一点”的战略尝试。
奥巴马在仰光分别会见三位影响缅甸政局发展的重量级人物,即总统吴登盛、联邦议会人民院议长兼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代理主席吴瑞曼,以及人民院议员兼全国民主联盟主席昂山素季。毋庸置疑,美国对缅战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美国有媒体称,奥巴马此访缅甸体现其将民主改革后的缅甸当成新外交政策下的“新盟友”。美媒体还指出,由于缅甸在南亚和东南亚的特殊地理位置,强化对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有美国战略问题专家预测,美缅关系将可能朝着全面伙伴关系方向发展。也有观察家认为,美国与缅甸的战略目标不尽相同,但是缅美可以争取互利共赢,也可以为本地区创造一个多方共赢、多国共赢的局面,而这主要取决于形势的发展和大国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