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2 08:39: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2014年11月29日,是習近平提出中國夢兩周年的日子。這天,他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再度談及中國夢的世界意義:“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我們追求的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國人民共同的福祉。”
兩年來,中國夢這個中國熱詞,越來越具有世界影響,形成巨大感召力。
認知中國夢,從疑惑到清晰
中國夢概念提出以后,國際社會的認知經歷了一個從疑惑、疑慮到清晰、理解的過程。
中共十八大后不久,習近平提出了中國夢的形象化概念,既喚起了國內民眾的希望與期待,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疑惑與猜忌。不少西方學者和媒體質疑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中國夢,對於中國民眾和國際社會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對於國際社會而言,不少人的認知是“中國夢是含糊不清的口號”,比照“美國夢”理解,甚至認為中國夢就是“擴張夢”、“霸權夢”,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國際社會出現的這些曲解和誤讀、疑慮和猜忌,一方面是因為缺乏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則是濃厚的意識形態偏見。
然而,中國夢的本質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是相通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追求幸福的夢、奉獻世界的夢﹔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威脅,是和平不是戰爭,是和諧不是動蕩,是進步不是倒退。
十八大以來的兩年,世界對中國夢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全面,越來越理解中國夢的背景和內涵,越來越支持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指出“要爭取世界各國對中國夢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說,我們提出中國夢,不是要輸出中國的模式和制度,而是要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理解中國,覺得中國道路走得通,中國夢能實現。
中國夢與世界夢的互動
中國夢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也同世界人民的夢息息相通。
中國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習近平多次提到,中國夢與“非洲夢”、“亞洲夢”、“拉美夢”、“亞太夢”是相通的。每次出訪,不論是會談、交流還是演講,習近平頻繁用到的一個詞就是“共同體”——無論是“命運共同體”,還是“利益共同體”。
這種“共同體”意識深深烙印在中國發展和中國外交上。包括強調中國夢的世界意義,提出和貫徹正確義利觀,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提出和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真實親誠的對非工作方針,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無不體現中國夢之於世界的積極影響。
也就是說,中國的復興,是共贏發展、和平發展,不會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大國政治悲劇”。縱觀中國歷史,中國從未在別國設立殖民地,中國外交政策中從未有搶奪他國領土的傳統。
中國夢對於世界的有利影響,習近平的一句話便是生動詮釋:“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
讀懂中國的一把鑰匙
中國夢已成為國際社會觀察和讀懂中國發展理念和未來走向的一把鑰匙。
中共十八大時,外界紛紛熱議中國往何處走的話題。兩年后,開啟中國往何處走的一把密匙就是中國夢。中國夢的內涵飽含中國的歷史因素和文化背景。
西方兩位學者去年在一部《富強》著作裡,闡釋了中國近現代的偉大思想家們對國家命運的思考。最后他們得出結論,“中國近現代所有思想家的著述中都體現了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如何讓在19世紀外強入侵、內部衰落的中國重新富強起來。” 可以說,一部民族復興史,也是一部強國富民史。在這個漫長的探索過程中,中國探索過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然而這些道路都沒有經受住歷史的檢驗,都沒有引領中國走向富強繁榮。換言之,當前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是經過不斷的比較、發展和檢驗而發展起來的,是恰當的道路。一個醒目的歷史真相是,國家衰弱首當其沖的是這個國家的人民。或許,隻有在近兩個世紀艱難困苦歷程中跌打滾爬過的中國人民,才明白中華民族的強大、復興意味著什麼。
因此,讀懂了中國夢,也就讀懂了當代中國價值觀念,清楚了中國往何處走的命題。
中國道路;世界人民;感召力;共同體;中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