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資訊>>習近平主席出席G20峰會並訪問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G20峰會看點>> 正文
2014-11-15 21:30:00|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字號:
本屆峰會舉辦地布裡斯班,會議各項准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街頭裝飾一新,期待峰會召開。 本報記者 翁東輝攝
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即將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召開之際,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問題專家陳鳳英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發達國家經濟復蘇艱難曲折,新興市場經濟增速放緩。各方對G20峰會如何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加強政策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改善就業等方面充滿期待
全球增長低迷貧困加劇
記者:一年一度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如期而至。今年峰會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召開的?全球經濟增長呈現出什麼特點?
陳鳳英:自2008年G20機制由央行行長和財長會議升格為領導人會議以來,每年G20峰會都會就當年世界經濟的熱點和重點問題舉行探討協商,採取相關應對政策措施。今年峰會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年初,國際機構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復蘇勢頭向好,尤其對發達國家經濟判斷過於樂觀,普遍認為今年世界經濟增長將由發達國家牽引。現在看來,發達國家中的歐元區和日本經濟都比預期低,同時金磚國家中的俄羅斯和巴西經濟增長明顯滑落。因此,它們紛紛下調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的預期,悲觀情緒明顯上升。
其次,全球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困人口增加,社會分化加劇。目前全球有2億多失業人口,其中年輕人達到7500萬。以美國為例,官方統計的失業率雖然是5.8%,但就業參與率要比國際金融危機前低2.4個百分點,實際失業人口仍很龐大。失業還致使貧困加劇,多家機構報告顯示,全球大多數經濟體都存在貧困人口增加、社會兩極分化加重的情況。
第三,金融市場風險在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全球影子銀行規模達到60萬億美元,很接近全球GDP77萬億的規模,必須加強金融防范和管控。
第四,全球面臨美國結束量化寬鬆政策(QE)后利率上升的長期影響。美國QE已經完全退出,美聯儲升息的預期漸行漸近,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未來全球會面臨新一輪的金融和國際資本動蕩。G20機制最初就是為應對美國華爾街金融風暴而產生的,現在出現新一輪風險,G20峰會應該有所作為。
第五,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一直徘徊不前。近年來,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上升,本位主義和地區主義盛行。事關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改革創新的IMF份額改革,2010年以來一直遭遇美國方面的阻力。此外,G20平台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改革等,因發達國家尤其美國經濟復蘇艱難而動力不足。
今年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峰會“經濟增長、就業和抗風險”的主題,即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所以說本次峰會的主題仍將緊扣當前世界經濟熱點。
新興市場對世界經濟增長
貢獻超60%
記者:整體上,近兩年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速。當前,新興經濟體面臨哪些困難?如何看待它們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陳鳳英:新興經濟體當前確實處於困難時期,各經濟體經濟都出現由高速到中低速增長的過渡。但我認為,整體上,新興經濟體不會出現大型債務危機引發經濟長期低迷的情況。
在應對美國QE退出的半年時間裡,新興經濟體已經在加快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型。更重要的是,這些經濟體的實力已今非昔比,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可觀的經濟規模、優秀的管理人才和應對危機的能力。此外,新興經濟體的南南合作,如金磚銀行的籌建、應急儲備機制的啟動、亞投行的建立等等,都有利於提振信心、增強抗風險能力。
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治理方面,仍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雖然全球經濟治理架構的調整和重構還遠未到位,但全球力量格局已經發生變化。新興經濟體的增速雖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引擎。今年僅G20裡的11個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達到60%。經濟規模的擴大將提升新興經濟體在全球治理架構中的話語權,這是不可改變的發展趨勢。
事實上,IMF、WTO、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裡已有多位來自新興經濟體的高層官員,這也是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體現。對於IMF份額改革受阻的問題,新興經濟體要集體在G20峰會上發出聲音,迫使發達國家讓出相應的份額,這是國際力量格局變化的必然結果,沒有商量余地。
中國有力推動全球經濟合作
記者:如何評價過去一年中國在全球治理中所發揮的作用?
陳鳳英:近年,中國有力地推動與周邊地區、金磚國家和全球多邊經貿合作。尤其在亞太地區和二十國集團裡的作用明顯增強。在剛剛結束的APEC會議上,習主席提出並推進的一系列倡議,也充分表現出中國願意以自身發展和智慧惠及世界的願望。
一是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一年來得到明顯推動和落實。特別是近期亞投行的成立和絲路基金的設立,給“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搭起融資平台,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金磚國家銀行的成立,夯實了金磚國家合作的機制化基礎。金磚國家建立的應急儲備機制,將保障這些國家在經濟金融面臨風險時,可以借助上述基金抵御潛在風險。
三是中國金融國際合作在提速。上海自貿區運營一年以來,中國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進程明顯加快,這是對世界經濟的又一大貢獻。很多國家都希望通過支持人民幣國際化,加強與中國的金融合作,如歐洲的英國,亞洲的新加坡、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如果未來人民幣被納入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裡,那麼人民幣國際化就將獲得重大突破,成為繼國際結算貨幣、流通貨幣之后的國際儲備貨幣。
全面增長戰略是峰會亮點
記者:在全球經濟復蘇低迷的情況下,本屆峰會在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應對不確定風險方面能發揮怎樣的作用?預計會取得哪些成果?
陳鳳英:預計本次布裡斯班峰會將在以下方面取得初步成果。首先,最大的亮點是“G20全面增長戰略”的制訂。今年年初,主辦方澳大利亞就提出“G20全面增長戰略”,承諾在未來5年內將二十國集團的經濟產出額外提升2個百分點。這是G20應對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引領世界經濟復蘇的具體舉措,也是本次布裡斯班峰會的核心議題,屆時有望專門發布一個行動計劃。該戰略實現的主要途徑,一是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改善國際貿易環境,支持WTO多邊合作機制。而經濟增長還能顯著提高全球就業率。
第二個亮點是完善全球能源治理,降低全球能源安全風險。現有全球能源供應格局和消費格局都在發生巨大變化,舊體制並沒有把“增量”考慮在內。主要供應端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消費端的國際能源機構(IEA)已經無法有效協調全球原油的供需關系和價格機制。預計峰會將提出建立全球能源價格溝通機制的構想,讓所有生產方和消費方共同參與其中,不再只是由發達經濟體主導。但機制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值得G20峰會長期深入探討。
第三個亮點是倡議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事實上,全球都在關注基礎設施建設,各大國際機構如IMF和世界銀行皆是如此,因為這是實現增長、促進就業的主要辦法。布裡斯班峰會可能會倡議在全面增長戰略的框架下,將部分資金投放到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第四個亮點是呼吁推進國際貿易體系和多邊合作,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去年就是在G20峰會的大力呼吁下,隨后的WTO巴厘島會議上實現了多哈回合談判的歷史性突破。G20作為全球重要治理平台,今年將繼續呼吁推動談判。
此外,本次峰會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美聯儲未來加息對世界經濟造成的溢出效應。2008年以來,美聯儲貨幣政策已經造成全球流動性或鬆或緊,引發全球資源價格和各國貨幣大起大落。未來,美聯儲預期中的升息還可能引起世界金融市場紊亂。這是由於現有國際貨幣體系仍以美元為主。因此,二十國集團應要求美國與國際社會保持溝通、協商,保証升息過程的透明、公開,不過度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沖擊新興市場經濟金融穩定。
經濟體 額外提升 國際能源機構 全球經濟增長 I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