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第133期

奧巴馬感謝阿拉伯五國參與對敘空襲

馬尼拉公報 | 奧巴馬感謝阿拉伯五國參與對敘空襲

9月23日,美國及其阿拉伯盟友國對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進行了空襲,行動結束后,奧巴馬表示,他很感謝參與本次空襲行動的阿拉伯國家。

奧巴馬對這些阿拉伯國家“擊退極端組織所做的努力和承諾”表示稱贊。奧巴馬稱,聯合行動“表明和我們合作很多年的伙伴和朋友都想確保該地區的安全和繁榮發展。”參加本次空襲行動的阿拉伯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約旦、巴林和阿聯酋。

東亞日報 | 美稱明年1月西非埃博拉病例最高可達140萬

當地時間23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到明年1月份,西非埃博拉患者很有可能增加到55-140萬名。據悉,該數字是根據8月份公布的埃博拉感染人數和接觸埃博拉患者的人數計算得出的。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表示,如果不加強對埃博拉疫情的控制,感染人數每20天就可翻一倍,非洲的感染患者也會迅速增加。此前,世界衛生組織同英國皇家學院進行的聯合研究稱,基於對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分析,今年11月,西非的埃博拉患者很有可能超過2萬名。

新西蘭先驅報 | 澳大利亞2名警察遭恐怖嫌犯刺傷

當地時間周二晚,澳大利亞兩名警官遭到一位18歲的青年刺傷。該青年被懷疑是恐怖分子。其中一位受傷的警察目前正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接受手術治療。另外一名警官是維多利亞人,他也將於周三接受手術治療。

事發之時,其中一名受傷的警察將行凶者擊斃。

今日印度 | 莫迪身肩重任 落實35項任務迫在眉睫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近日肩負35項任務,包括聯合國大會演講以及9月26日至30日訪美期間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備受期待的峰會。

此外,莫迪還將與鄰國斯裡蘭卡的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尼泊爾總理蘇希爾·柯伊拉臘以及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舉行多邊會談。

印度時報 | 新款大屏iPhone手機給蘋果更大盈利空間

最新款的超大屏iPhone6 plus的市場價比iPhone6高出100美元。然而,據有研究公司發現,iPhone6 plus的生產成本僅比iPhone6高15.5美元。

蘋果表示,在發售前三天,該公司已經售出了1000萬台新機。分析師稱,這兩款新機比舊款手機屏幕更大,更受消費者青睞。目前,iPhone手機是蘋果公司收益的主要來源,這種趨勢有望至少保持到明年。

曼谷郵報 | 美國空襲“伊斯蘭國”造成120人死亡

美國及其盟友於23日上午空襲了在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有報道稱,空襲已經造成了120人死亡。此次空襲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摧毀這一遜尼派極端組織方面採取的重大舉措。

五角大樓23日發表聲明稱,協助美國進行空襲的國家包括約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和阿聯酋。美國官員透露,這些國家均將參與投放炸彈,而不是簡單地進行支援。

朝日新聞 | 美攜中東五國打擊敘境內“伊斯蘭國”

當地時間22日,美國奧巴馬政府在敘利亞境內開始對伊斯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據點等地展開空襲。此次的軍事作戰除美軍外,還包括了5個中東國家。為追剿“伊斯蘭國”,美國的軍事行動也從伊拉克擴大到了敘利亞,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美國國防部23日表示,美國對“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北部拉卡省等4個城市中的主要據點實施了14次的空襲。此次作戰也包括了沙特、阿聯酋、約旦、巴林以及卡塔爾5國,他們除了會參與空襲,還會對作戰予以支援。

NHK | 阿富汗總統告別演講批美僅顧自身利益

在阿富汗前財長加尼當選為新任總統后,即將離任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23日發表了告別演講。卡爾扎伊在演講中不斷對美國予以批評,這似乎意味著他同曾為自己后盾的美國產生了裂痕。

演講中,就拒絕在一份有關美軍在阿富汗駐扎的協議上簽字一事,卡爾扎伊解釋稱:“如果美國是為了阿富汗的和平進程而予以協助的話,我就會選擇簽字。”此外,卡爾扎伊還稱:“美國僅僅是在追求其自身的利益,而不希望阿富汗得到和平。下一屆阿富汗政府應對此加以警惕。”

產經新聞 | 聯合國:烏沖突已致超3500人死亡

23日,聯合國負責人權事務的助理秘書長西蒙諾維奇在聯合國的人權理事會上表示,截止9月21日,在烏克蘭東部戰斗中的死亡人數(包括馬航MH17客機遇難者在內)至少為3543人。然而,實際的死亡人數要比這一數字更高。其中,馬航MH17墜毀造成了298人遇難。

西蒙諾維奇表示,遇難者人數最高可以達到平均每天42人,而烏克蘭政府和民間武裝在本月5日達成停火協議后,死亡人數則是下降到了每天不到10人。對此,西蒙諾維奇認為兩方的停火協議確實產生了效果。

讀賣新聞 | 日首相促伊朗就核問題交涉讓步

當地時間23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同伊朗總統魯哈尼在聯合國總部舉行了會談。

會談中,安倍提到:“(當前是)解決核問題,重新贏得國際社會信任的好機會,希望伊朗發揮更多的靈活性。”從中可以看出,就伊朗和美歐等國家間的核問題交涉,日本也在促使伊朗作出讓步。

此外,兩國首腦還就如何應對伊斯蘭激進組織“伊斯蘭國”,以及兩國外交機構定期舉行磋商等問題達成了一致。這也是兩國領導人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舉行會談。

每日新聞社 | 日女童尸體被棄草叢 嫌犯已被逮捕

23日傍晚,有人在日本神戶市長田區的草叢中發現了一個塑料袋,而袋中則是裝著一個孩子的尸體。就這一事件,兵庫縣警方對住在發現尸體現場附近的、可能與此次事件存在關聯的47歲男性進行了詢問。由於在塑料袋中發現了該名男子的挂號証,他的嫌疑也越來越大。當前,該男子已經因涉嫌遺棄尸體而被警方逮捕。

據DNA鑒定結果顯示,死者是自9月11日起下落不明的小學一年級女孩生田美玲,她今年6歲。

日本經濟新聞 | 美國7月份房價指數環比上漲0.1%

據美國聯邦住房金融署(FHFA)23日公布的房價指數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后,全美今年7月份的房價指數環比上漲了0.1%,連續8個月上漲。今年7月的房價指數相比去年7月上升了4.4%。

美國的這一房價指數較2007年4月的峰值要低6.4%,同2005年7月基本處在同一水平。依據地域劃分,美國東海岸南部等5個區域出現了房價指數上漲的情況,而該國西海岸沿岸地區等2個區域則是與前月基本處於相同的水平。另有2個區域的房價指數環比有所下降。

新加坡海峽時報 | 聯合國氣候峰會舉行 力促使用清潔能源

美國當地時間9月2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在紐約舉行,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同意加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力度,並籌集數十億美元對發展中國家給予援助,以增加達成減緩全球變暖各項協議的可能性。

當日會議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主持,會議設立了到2030年,停止損壞熱帶雨林,提高糧食產量,在新車銷售中將電動汽車比例增加至30%的目標。該非約束性目標是由各國政府、跨國公司、金融集團、投資者、環境組織及其他團體共同提出的,目的是為2015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做准備。

每日問訊者報 | 阿基諾:菲律賓受氣候變化影響嚴重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周二(9月23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表示,雖然菲律賓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但該國卻很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阿基諾說:“毫不夸張地說,菲律賓人對氣候變化承擔的后果不成比例。”阿基諾同時呼吁各國停止就單一國家減排承諾所產生的“曠日持久辯論”,他認為當前各國應共同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菲律賓去年遭遇了史上最強台風“海燕”,造成至少6000人遇難,目前仍有2000人失蹤。

朝鮮日報 | 奧巴馬稱美對敘空襲並非孤軍作戰

美國總統奧巴馬23日稱,美國將告訴全世界,並不是隻有美國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進行打擊,阿拉伯五國(巴林、卡塔爾、沙特阿拉伯、約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同美國一起打擊“伊斯蘭國”勢力。

奧巴馬稱,美國很驕傲能得到阿拉伯五國的配合,並表示,美國將採取一切措施打擊“伊斯蘭國”。

中央日報 | 第二屆聯合國氣候峰會在紐約開幕

當地時間23日,第二屆聯合國氣候峰會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聯合國總部拉開帷幕。此次聯合國氣候峰會是繼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舉行后,召開的第二次氣候峰會,也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氣候峰會。

而如果此次峰會上能出台2020年以后的新氣候體制,將成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任期間做出的最大政績。

KBS | 美前駐韓大使:美多次同朝鮮對話均失敗

當地時間23日,美國前駐韓大使唐納德·格雷格透露,美國國務卿克裡曾計劃2012年3月訪朝,但卻因美朝“2·29”協議破裂而未果。格雷格還稱,數年前,美國副總統拜登也曾邀請金正恩訪美,卻遭到了朝鮮的拒絕。

格雷格回憶說,2012年3月,克裡在參加紐約舉行的一次美朝半官方半民間式會議時,對朝鮮外務相李龍浩表示,美國沒有永遠的敵人,他有意立刻訪朝。格雷格說,那是他記憶中美朝之間最有誠意的一次會談。

勞動新聞 | 亞運會:李正花為朝鮮再添一枚金牌

9月22日,在韓國仁川亞運會女子58公斤級舉重比賽中,朝鮮選手李正花以236公斤的總成績,為朝鮮隊再添一枚舉重金牌。

在挺舉比賽中,李正花以壓倒性的優勢,成功舉起134公斤,比位居第二位的選手多出8公斤,並最終以236公斤的總成績奪得金牌。此前,朝鮮舉重選手嚴潤哲和金恩國分別在男子56公斤和62公斤級舉重比賽中,為朝鮮摘得金牌。

菲律賓星報 | 阿基諾指責前總統阿羅約 稱其管理無能

近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的演講中,指責菲律賓前總統瑪麗亞·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和菲律賓第六任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一樣,在政府運行方面很無能。

阿基諾三世稱,阿羅約從2001年開始就不再學習書面法律,而學習馬科斯怎樣亂用職權。阿基諾三世強調,在阿羅約執政末期,菲律賓人對國家體制忍無可忍,於是千萬國民選擇到國外打工,因為隻有這樣,他們才能養家糊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上學。

海外網編譯,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