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7 16:48:00|來源:法制日報|字號:
從近幾年拍攝的香港刑偵劇來看,的確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的不僅僅是劇情本身的發展趨勢,更是現時代中學科的多元性以及主體、程序的法治化之體現,是對整個社會的真實寫照
□肖軍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電視劇《忠奸人》日前已經全部播完。劇中講述了由吳卓羲扮演的張立勛和由郭晉安扮演的高哲行之間斗智斗勇的故事。在觀看該部電視劇時,有個明顯的感受是:香港刑偵劇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這種轉型表現為多方面,包括拍攝手法和具體內容上,而具體內容則是有幾點值得分析的。當然,這些轉變之原因也是多層次的,顯然與整個時代之變遷休戚相關。
首先,從拍攝手法上看,相比於六年前的《與敵同行》,同樣是郭晉安主演、同樣是王心慰監制、同樣是兄弟間的明爭暗斗,不同的是從各種細節上看,拍攝手法更嫻熟了。這種嫻熟依托於劇中人物關系的復雜程度、素材的豐富程度遠遠超過之前的劇集。這也是基於觀眾的需求而向前推進的。
其次,從劇情偏重上看,相比於《刑事偵緝檔案》系列、《法証先鋒》系列,刑偵劇中不再像這些系列劇中注重展示偵查的過程、偵查的方法和手段,讓觀眾進一步了解香港各類警察部門是如何運作的﹔而是更偏向對人的剖析和對心理的分析。即刑偵劇中的重點有所轉移——如果說以前的劇還熱衷於偵查學、物証技術學中的相關知識的話,現在的刑偵劇則喜好於心理學、犯罪學的介入,實際上這能從幾年前的《讀心神探》看出些許端倪。
再次,從劇集名稱上看,一改以往劇集黑白分明、正邪不兩立的表現手法,展示了現實中的人性:人的善與惡並非與生俱來,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人會隨著自身的經歷、所處的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劇名《忠奸人》意蘊深刻,並不是說區分了忠人和奸人,而是說某一個人身上的忠與奸並存,呈現灰色狀態。實際上,近幾年的劇集一直都在向這方面發展,如《刑警2010》、《雷霆掃毒》、《潛行狙擊》等。這種劇集的增多,反映了真實生活的狀態,揭露了人性的多面,值得觀眾在享受劇情的過程中能夠加以反思。
最后,從參與主體來看,以往的電視劇隻講述一個警察部門或偵查主體,如《談情說案》、《反黑先鋒》等,現在的電視劇多個警種或多個偵查主體會同時出現並相互地配合,而該劇中廉政公署和警方的共同辦案是最常見的模式。當然,此處還暗含著這樣的一個信息:觀眾已經十分熟悉香港各部門,不用交代背景知識,隻要出現便可知道其權力范圍,這也是知識累積的自然結果。
上面的四點轉型揭示了香港刑偵劇的發展趨勢:以后的劇集會呈現出多層次、立體性。表現在:拍攝手法的多元、人物性格的多重、所含學科的多種及所涉主體的多樣。這是由人們的審美觀念變化、經驗知識豐富乃至時代向前發展等引起的,而電視劇當然也反映出了專業上的知識,除了后兩種發展趨勢外,劇中本身偵查程序上的做法也能給我們帶來些許啟示。
就學科而言,單從偵查學上的知識來研究偵查顯然已經遠遠不夠了,需要借鑒犯罪學、心理學、行為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的知識以及其方法來研究偵查,為偵查服務,這樣才能突破偵查學固有的藩籬。採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既能豐富偵查學這門學科,還能為偵查破案提供支持。如從多學科的綜合運用中,我們能剖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行為軌跡,有助於突破其心理防線,坐實証據。
就主體而言,多警種或偵查主體間的配合是一種趨勢,這有助於應對信息化時代各種各類犯罪。主體間的協作延伸出去就是信息的共享,不同部門間信息能夠分享是打擊新型犯罪的基礎,要改變單個部門孤軍作戰的方式從而轉向協同作戰之模式。公安機關不僅內部需要協作辦案、信息也需要共享,同檢察機關亦是如此。在“信息主導偵查”的理念下,積極推進以“跨區域辦案協作機制”為切入點的“打擊犯罪新機制”,這樣方能形成“偵查一體化”的趨勢,使全國成為“一盤棋”。
就現場而言,體現的不僅僅是客觀上的事物,還是人員主體性發揮的場所。劇中的一個主要犯罪現場出現多次証實了現場是需要反復揣摩的,現場是客觀的反映,加上人對現場的主觀認識以及對相關事件的聯系之分析,便是對現場最好的還原。現場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客觀証據的收集上,還表現在人們的主觀能動性之磨練上,這便是主體性的運用。主觀加上客觀、不斷去偽存真是對現場的最佳詮釋。
就程序而言,劇中出現這樣的對話:我們不如直接去申請搜查令到嫌疑人家裡去搜查?不行,現在沒有合理的証據,法官不會同意。香港屬英美法系地區,法官的作用毋庸置疑。包括搜查在內的許多偵查措施都必須得到法官頒發的令狀方可實行。反觀我國,絕大部分偵查措施都是自行授權(標准自己掌握)、自行實施,這可能對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財產造成一定的損害,不利於權利的保護,突出了效率卻損失了部分的公正。
綜上所述,從近幾年拍攝的香港刑偵劇來看,的確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的不僅僅是劇情本身的發展趨勢,更是現時代中學科的多元性以及主體、程序的法治化之體現,是對整個社會的真實寫照。一個國家和地區“沒有法紀,到了絕地,相信哪些真理?”同樣,一個人“忘掉了對與錯,每次到選擇時,怎分忠與奸?”在閑暇之余,欣賞劇集,了解下法治地區中的一些做法,反思下我們國家法治進程中的不足,並提出些對策,也不失為一種寓學於樂之法。
(來源:法制日報)
刑偵 偵查主體 劇集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