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5 17:01: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8月26日電 近一個月,中國電影產業因兩個31歲的《福布斯》名人,郭敬明和韓寒,而震驚。郭敬明的電影《小時代3》,改編自其發售兩個月銷量即達140萬本的同名小說,該電影上映當日,票房收入超過1.1億元人民幣,創造了中國國內2D電影的記錄。而在7月24日上映的韓寒電影《后會無期》,票房表現同樣出色,目前已經超過7億元人民幣。這兩部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成績均超過了《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報道稱,郭敬明和韓寒一直以來都是競爭對手。兩人都是最暢銷及最有爭議性的作家,他們的版稅分別為1.2億元人民幣和5120元人民幣,現在兩人又都在電影業引領風暴,創造了中國“粉絲電影”的新時代。
據《福布斯》網站報道,2013年,中國的電影票房達到了216億元人民幣,比2012年上漲了27%。國產電影票房收入前十的影片總計進賬56.58億元人民幣,比進口影片票房前十的收入多出了11.31億元人民幣(45.27億元人民幣)。《福布斯》報道認為,近年來,中國電影院數量的大幅增長提振了電影票房,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A)的數據,中國每天會開設13個新電影院。此外,《福布斯》報道還分析了3個促使中國電影票房高漲的原因。
1. 年輕人市場的崛起
2009年,郭敬明對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表示,他成功的秘訣在於,他將這一代人的渴望和局促不安連接起來:“現在的年輕人並不能理解老一輩作家所描繪的生活。而我是一個與他們年齡相仿的作家,寫的東西也與他們的生活非常接近,因此他們喜歡我的作品。”
郭敬明和韓寒一直處於中國網民討論的中心。他們都是獨生子女﹔都品嘗到了中國經濟改革的第一批成果,也都在2014年用自己的電影展現了中國的快速發展。
郭敬明的《小時代3》探討了4個居住在上海的年輕女子之間的友誼及情感糾葛,她們被大量財富和誘惑所圍繞。在電影中,郭敬明為他的年輕粉絲們營造了一個美好的,蓋茨比式的大都市夢想。在上海一幢價值1億元人民幣的房子(郭自己的財產)內,擺滿了時尚大牌,那裡有賓利車,閃耀宴會廳的香檳,還可以與成功且有吸引力的男人女人們約會。
相比之下,韓寒的《后會無期》是一個當代理想主義故事,這是一部以兩個中國東部年輕男子為主角的公路電影。作為一個知名賽車手和博客博主,韓寒試圖從其他的方向,來展現中國年輕人的坦率生活。很多中國年輕人同影片中的人物一樣,有時會在追求更好生活的路上迷失方向。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年輕人的成長中伴隨著個人主義和消費的萌芽,常見的現代生活方式使他們與西方國家的同齡人更為相似。
郭敬明和韓寒都在蓬勃發展的年輕人市場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2. 熱錢涌入資本市場
2013年,傳媒股上漲103.29%,在A股市場中位列第一位。根據萬得資訊(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媒體行業在A股市場有54家上市公司,市盈率達到了46.54倍。
今年3月,阿裡巴巴集團收購了文化中國傳播集團發行的60%股份,並將其更名為阿裡巴巴影業集團。在上海電影節上,騰訊集團宣布,他們會推出6部電影。大數據分析將被用來預測未來市場走勢,而手機媒體推廣也會推動票房大熱。互聯網和電影產業的結合,不僅將改變商業模式,同時也影響到電影的內容和制作。
《小時代3》的投資模式就進行了改革。有超過10萬名網民對這部電影及其續集《小時代4》進行了投資。每100元人民幣的年投資收益率是7%。作為制片人,這些參與投資的網民有機會見到電影明星,獲得獨家發行的電子雜志和明星的親筆簽名照片,還可以競拍電影道具,並前往拍攝地點。《小時代3》從網民那募集了近10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作為電影制片人,這些人還鼓勵自己的朋友去電影院觀看,以保証電影的高票房。
3. 社交媒體的勝利
郭敬明和韓寒在新浪微博上的粉絲都超過了3000萬,因此雙方粉絲在社交媒體上展開競爭並不稀奇。這也是兩人電影之間相似處被分析最多的地方。兩人電影的所有要素都被進行了細致觀察:粉絲的關注,公眾影響力,粉絲的性別,在微博上的轉發和評論數,預告片和有趣花絮的傳播度等。因此,如果拋開影片的藝術方面,隻專注於商業因素,票房的最終表現就相當容易預測。
當我們從商業角度仔細研究郭敬明的商業及文化模型,就會發現他是成功商人的最佳范例。他在市場定位,產品研發,品牌和產品線延伸,內容提供,廣告及推廣,數字化和多渠道媒體營銷等方面來經營他的公司。在某種程度上,韓寒正在追隨郭敬明的腳步。
《福布斯》報道認為,如果隻看到這些成功的方面,中國電影產業似乎是蓬勃發展的,不過,中國電影仍然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
1. 過熱的電影資本市場
電影公司股票在A股市場上表現良好,但他們的估值飆升已經令投資者開始質疑這些公司真正的價值。例如,美國影業公司夢工廠的市值大約為119億元人民幣,但中國的華誼兄弟公司的市值卻有301億元人民幣。有業內人士將中國電影產業過熱歸因為A股市場上的投機行為,換句話說,泡沫正在快速形成。
事實上,泡沫破裂是有一定跡象的。據報道,2014年媒體股的總市值平均增長率為6%左右,這要低於創業板指數的14.4%。華誼兄弟的市值也下降了12%。雖然華策影業同比增長72.7%,但光線傳媒和華錄百納卻分別下跌了66.64%和27.92%。
2. 進口外國電影有限 商業模式不同
目前,中國每年的進口影片不超過34部,因此與其他市場不同,中國的國產影片面臨的競爭較少。
在財務方面,國產電影的票房是這樣分配的:首先,利潤的8.3%要上繳給國家,然后再將剩下的部分分為三塊。電影制作人會得到30%多一點,發行方得到大約10%,影院獲得50%。三方需要共同負責宣傳。相較而言,外國電影制作人,發行商和影院的分配比例為35%,17%和48%。但是為了吸引觀眾,外國影片制作人必須承擔所有的宣傳費用。這種安排顯然對外國電影制片人不利。
3. 知識產權保護不夠
在中國,國產影片總收入的80%來自於電影票房。而在好萊塢和歐洲,票房隻佔總收入的30%。剩下的70%來源於DVD出租,銷售,相關游戲,玩偶,商標使用許可,軟廣告,以及在線和電視廣播的版權使用等,因此,中國距有效保護知識產權仍有一段距離。
所以,不要被對全世界電影人都具有吸引力的票房數字所迷惑,也不要認為所有人都可以像郭敬明和韓寒一樣成功。中國電影產業想在全球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宇萌)
海外網編譯,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韓寒,郭敬明,《后會無期》,《小時代3》,中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