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旅游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國際>>軍事>> 正文

德國“狼群”:U9潛艇一小時擊沉3艘英國巡洋艦

2014-07-24 16:56:29|來源:光明網|字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U型潛艇

  作為一種主要的海上武器系統,潛艇的發展壯大並非得益於一場大規模的海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潛艇戰,對於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世界海軍戰略產生了重大影響。

  早在戰前的美國內戰時,潛艇作為一種廉價的海岸防御武器就已經投入使用,但是直到19世紀后期的一系列技術進步之后,才發展成為一種有效的海上武器。在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大力支持下,被稱為“德國海軍之父”的阿爾弗雷德·提爾皮茨海軍上將,將德國海軍從一隻小型近海護航運輸隊建設成為一隻遠洋艦隊。

  起初,提爾皮茨對於發展潛艇並無興趣,他傾向於建設一隻大型的水面艦隊。直到1914年德國海軍才訂購了第一艘潛艇——U-1。到1914年8月,德國已經建成了28艘U型潛艇,另有16艘正在建設中,第一批4艘U型潛艇由於艇身太小無法投入實戰,最后用做教練艇。剩余24艘作為作戰潛艇,也稱為“前線潛艇”,編為兩個潛艇支隊。

  一戰期間,潛艇雖然能夠執行水下作戰任務,但是仍然需要克服許多不利因素的影響:首先,由於水下航速和續航能力有限,使潛艇很難追上攻擊目標﹔其次,僅僅憑一名操作潛望鏡的艇員進行搜索和判斷,潛艇在水下航行時很難發現目標。相反,當潛艇在水面航行時,大多數艇員都可以加入到偵察行列中,從而擴大了搜索范圍。另外,由於潛艇外形輪廓小,在海面上不易暴露。發現目標后,潛艇習慣在水面實施追擊和進攻,這是因為能夠獲得較快的航速,從而使攻擊和撤離更加方便機動。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在戰爭早期,對於一些價值不大的目標,潛艇指揮官們一般會尋求在水面使用甲板火炮進行攻擊,以節約價格昂貴的魚雷。

  首次參戰

  1914年8月6日凌晨,德國海軍第一潛艇支隊從黑爾戈蘭灣出航執行作戰任務,每艘潛艇間隔11公裡,成縱隊隊形向西北方向前進。在最初兩天裡沒有發現一艘敵國船隻。8月8日正午,U-15號潛艇發現3艘英國戰列艦,於是緊急下潛,並對其中的君主號戰列艦發射了一枚魚雷,但偏離了目標。受到驚嚇的3艘戰列艦很快消失在大海中。當日傍晚,執行任務的所有U型潛艇都已抵達巡邏區的最北端,但仍無收獲,他們決定掉頭沿原路返回德國。在返航途中,第一潛艇支隊接到命令,在南奧克尼群島附近海域待命39小時,准備伏擊一支路過該海域的英國小型艦隊。但是,保持水面航行的做法成為了德國海軍U-15號潛艇毀滅的致命錯誤。8月12日3時40分,英國皇家海軍伯明翰號巡洋艦發現了正在水面航行的U-15號潛艇,立即發起了攻擊。當時,該潛艇並沒有發現自己的危險境地,當醒悟過來時已來不及躲避,伯明翰號直接撞擊U-15號潛艇的艇身中部,使其斷為兩段,殘骸在海面上漂了片刻即沉入海底,全體艇員無一生還。半小時之后,U-18號潛艇發現了另外一艘英國巡洋艦,但還未採取行動,該艦已經消失在暴風雨中。8月12日下午,第一潛艇支隊在毫無收獲的情況下回到母港。這次巡邏中,除了U-15號潛艇被撞毀外,還損失了U-13號,該艇於8月12日上午意外失蹤。

  首次勝利

  1914年8月15日,也就是第一潛艇支隊首次參戰回到母港后的第三天,U-21號潛艇與英國皇家海軍“探險者”號輕巡洋艦在斯塔布角遭遇。當時海面上風高浪急,天氣惡劣,U-21號潛艇發射的魚雷准確擊中了“探險者”號巡洋艦的彈藥艙,該艦發生劇烈爆炸,隨即沉入海底。

  U-9號潛艇

  兩星期之后的9月22日,U-9號潛艇在北海以南英吉利海峽以東處的海域獲得了首場大捷。

  當時,U-9潛艇在荷蘭以西外海,多格灘以南的淺水海域進行巡邏。湊巧的是阿布基爾號,霍格號,克雷西號,以及尤瑞阿勒斯號(HMS Euryalus)與其他驅逐艦也在該海域進行阻止德國船隻進入英吉利海峽的巡邏任務。由於惡劣的海象與燃煤量不足的問題,因此英國皇家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於9月17日命令三艘戰艦以及另外一艘戰艦撤回母港哈瑞芝(Harwich)。

  17號當日,惡劣海象迫使小噸位的驅逐艦群先行撤離艦隊﹔三天后尤瑞阿勒斯號的燃煤量見底,也先行撤回。22日天候逐漸緩和,然而能見度依舊有限。此時三艘巡洋艦仍然正在進行巡邏任務。清晨6點,三艘巡洋艦以時速10節(約每小時19公裡)的速度航行,有限的能見度妨礙了巡洋艦上瞭望的水兵,但是不足以阻礙U-9號觀測到他們的行蹤。

  U-9艦在發現目標后於是快速下潛,在監視中不斷接近目標並且經過確認后,確定是英國皇家海軍的3艘裝甲巡洋艦。由於三艘戰艦並未機警地採用“之”航以確保不會遭到跟蹤與襲擊,所以大約50分鐘后,U-9潛艇就進入了最佳攻擊位置。艦長奧托·韋迪根發射了第一枚魚雷,准確擊中了“阿布基爾”號巡洋艦,該艦的龍骨立刻遭到攻擊並向左舷傾斜,艦員紛紛落水,並且在20分鐘內沉沒,527人罹難。

  此時“克雷西”號和“霍格”號發現災難后誤判以為阿布基爾號是碰撞到漂浮的水雷,並且馬上趕來救援,而忽視了自身面臨的危險。U-9號的艇員再次填裝魚雷,並向右掉轉航向,用艇艏的魚雷發射管對准了正在進行救援落水者的“霍格”號,在350米處向霍格號發射了兩枚致命的魚雷。

  5分鐘內,“阿布基爾”號和“霍格”號相繼沉入海底。“克雷西”號艦長約翰·卓蒙(John Drummond)才意識到艦隊早已落入潛艇的攻擊圈內,於是下令撤退脫離現場。U-9號潛艇將所攜行的最后一枚魚雷裝入艇艏的2號魚雷管,並掉轉艇身,用艇艉的兩具魚雷管瞄准“克雷西”號,在大約1000米的距離朝目標發射出兩枚魚雷。盡管“克雷西”號發現了來襲的魚雷,但在一陣躲閃之后,還是被其中一枚擊中。由於不能確定一枚魚雷能否將敵艦擊沉,U-9號潛艇快速掉轉艇身,將最后一枚位於艇艏的魚雷射出,並再次擊中“克雷西”號。“克雷西”號隨即向右翻轉,逐漸沉入海底。在用完所有六枚魚雷之后,U-9號潛艇即向北航行,15分鐘后浮出水面。這場戰斗中,英國損失了三艘排水量12192噸的裝甲巡洋艦,陣亡60名軍官和1,459名水兵。

  在一戰中的表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根據國際法的相關規定,德國U型潛艇在執行任務前,首先需要准確識別擬攻擊目標,這就要求潛艇必須浮出水面,派遣艇員登上目標船隻進行檢查,從而確認對方是否屬於合法的攻擊目標。隻有完全確認目標屬於可攻擊對象后,U型潛艇才可以將其擊沉。在擊沉目標之前,必須確保給予對方全體船員逃生的機會,必要時還應當給予一定的幫助。但是,在U型潛艇履行上述規則時,其自身的隱蔽性、突然性等戰術優勢就幾乎完全喪失,所以U型潛艇在一戰前期一直戰績平平。亞歷山大·達夫(Alexander Duff)海軍少將強調,在這種極富理性和人性的規則約束下,德國U型潛艇對協約國民用船隻“將會秋毫無犯”。但是,德國海軍部很快便否定了他的見解,頒布了一項新的法案,要求U型潛艇不必顧忌《捕獲法案》的約束,採取更具有進攻性的戰術對付所有的(無論是協約國還是中立國的)商船,一經發現全部擊沉。根據這一新的法案,為了防止目標的逃脫,U型潛艇可以在潛航狀態下發起攻擊,從而大大提高了殺傷效果。德國政府高層中也有人反對該項法案,包括首相貝特曼·霍爾維格(Bethmann Hollweg)、海軍參謀長馮·波爾(Von Pohl)海軍上將,他們擔心這種做法將會激怒中立國,特別是美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潛艇作為新生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后,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潛艇的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各國共擁有九百余艘潛艇,其中美國111艘,蘇聯218艘,英國212艘,法國77艘,意大利115艘,日本62艘,德國57艘。這些潛艇無論在噸位、航速、航程、潛深上,還是在武器裝備、水聲設備、電子設備以及動力裝置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整個二戰期間,各國共建造了1600多艘潛艇。這些潛艇取得了擊沉各種運輸船5000余艘、2000余萬噸、擊沉擊傷各型軍艦381艘的輝煌戰果。德國雖然是一戰的戰敗國,但它的潛艇作戰成就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對潛艇的威力認識最深,對潛艇的作戰理論也研究最透,所以在二戰的大西洋戰場上,德國潛艇佔據了主導地位,其凶惡的U艇和著名的“狼群”都在潛艇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鳳凰軍事)

(責編:劉猛)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潛艇作戰 英國皇家海軍 德國潛艇 水下航速 克雷西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軍裝照(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雲南篇 (高清)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創新|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