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國際

美教授黨報撰文:中國國民生活水平將看齊美國

2013年06月19日07:23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通過持續發揮出色的創新和創業精神,中國經濟會保持持續增長,其國民生活水平未來也將看齊美國。

客觀看待“鮑莫爾成本病”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本科生每年需花費3500美元,到2008年,每名大學生每年需支付的費用已達20500美元,年增長率超過6%,遠高於美國的通脹水平。按照這種趨勢,至2035年美國頂尖私立大學學生每年的費用將接近20萬美元。

大學費用快速上漲並非孤立事件,醫療、藝術表演等領域的費用也不斷提高。經濟學界將服務業成本快速增長的現象冠以“鮑莫爾成本病”。教育界中所謂“鮑文詛咒”也指向這一現象。

理論研究表明,教育、醫療、藝術表演等服務業的單位成本增長速度會遠超過市場的通脹率,統計數據也証實了這一論斷。提供這類服務所需的勞動量難以壓縮,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自工業革命以來,大多數制造活動中勞動節約型生產的規模空前擴大,即使生產者的薪水仍保持增長,商品生產成本還是降低了。然而在服務業領域,自動化並不能完全替代人力,勞動節約型生產的擴展效率遠低於經濟的平均發展水平,因此,服務業勞動成本增速會遠高於通脹率。

當前,中國正在加快發展服務業,有理由相信,將來中國的服務業成本也將不斷提高。中國的消費者是否在將來會無力購買所需的服務?不斷上漲的成本是否構成遏制服務業發展的理由?

對此,我表示樂觀。多年前,劍橋大學經濟學家瓊·羅賓遜指出,20世紀以來勞動生產效率呈普遍增長態勢,只是不同的行業增速不同,各行各業所消耗的人力勞動一定越來越少。這意味著相同甚至更少的勞動時間內,也可以生產出較過去更多的商品和服務。

從理論上講,隻要生產中的人力消耗呈不斷下降的趨勢,隨著社會總體收入和購買力較快增長,那麼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一定可以承擔教育和醫療等領域的名義費用上漲。但是,不同的社會群體購買力是有差別的,需要政府部門兼顧效率和社會公平。

成本病理論告訴我們,生產率的增長意味著人力資源的節省,單位小時勞動的產出大幅提升。在現代經濟中,生產率的不同增速使經濟生產被分成兩個門類,即生產率“停滯部門”和生產率“進步部門”。相對於生產率“進步部門”,購買“停滯部門”所提供商品和服務的費用將越來越高。大學學費和醫療費用的快速增長便是例子。盡管成本不斷增加,社會仍然能夠承擔“停滯部門”服務。這是因為生產率的持續增長,會同時提高社會整體購買力。

未來我們在擁有食物、服裝、住房的同時,可以擁有良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環境,觀賞更多的管弦樂表演。這並非盲目樂觀,二戰以來,大學學費和醫療費用的爆炸式上漲並沒有令發達國家的消費停滯。

我相信,通過持續發揮出色的創新和創業精神,中國經濟會保持持續增長,其國民生活水平未來也將看齊美國。

(作者為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

分享到:

(責編:王化雲、劉猛)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國際頻道今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