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國際

戰史今日:6月17日 普奧戰爭爆發 保路運動

2013年06月17日09:07來源:鳳凰軍事字號:

  1565年6月17日,日本足利幕府第13代將軍足利義輝被叛臣鬆永久秀等人所殺。

  1775年6月17日,北美獨立戰爭中的邦克山戰役打響。當天即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的第三天,波士頓英軍2600人向駐守在郊外邦克山北美民兵發動進攻。1500名民兵英勇還擊,三次打退英軍的進攻。最后民兵付出450人傷亡的代價后撤離了邦克山,而進攻的英軍卻橫尸遍野,傷亡達1500人。

  邦克山戰役

  1866年6月17日,普奧戰爭爆發。普魯士以有權共同佔有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為借口,挑動奧地利向普魯士開戰。這場戰場是普魯士為爭奪統一德意志領導權對奧地利進行的戰爭,又稱“七周戰爭”。普魯士利用同意大利的結盟,將部分奧軍吸引到南部戰場,北部的普魯士軍隊在短時間內控制了整個北德意志。普軍接連在薩多瓦和柯尼希格雷茨大敗奧軍,戰敗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次年成立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並通過聯邦憲法,為實現德意志統一准備了條件。

  普奧戰爭

  1911年6月17日,中國商辦川漢鐵路股東大會在成都組織“保路同志會”。不久,四川省等地也紛紛成立“保路同志會”。“保路同志會”是以“保路廢約”為宗旨,抗議清政府將已歸民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同時反對清政府與英、美、德、法四國銀行財團勾結,把鐵路建筑等權利出賣給帝國主義的群眾性組織。

  1918年6月17日,匈牙利爆發政治性的總罷工,次日奧地利也爆發全國性的停戰總罷工。

  1938年6月17日,粟裕親自指揮新四軍先遣支隊在韋崗伏擊日軍車隊,打響了新四軍抗戰第一槍。戰斗中擊斃日軍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擊毀汽車5輛,繳獲槍支20余支。

  1938年6月17日,武漢會戰前哨戰激烈進行中。日軍第6師團第11旅團攻佔安慶以西的潛山縣城。

  1940年6月17—21日,蘇軍佔領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在蘇聯強力威壓x下成立蘇維埃政權,隨后加入蘇聯。

  1940年6月17日,日本大本營因得知德國攻佔法國首都巴黎,為政治目的在16日下達了確保宜昌的命令。日軍第13師團等部隊已按照早前的撤退命令於當日凌晨撤出宜昌,中國第18軍部隊隨即收復宜昌。但日軍收到“確保宜昌”的命令后,立刻調頭返回宜昌,並突破中國第18軍的阻擊,於當日下午重新佔領宜昌。

  1940年6月17日,德國A集團軍群佔領了凡爾登,法軍50萬被包圍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南部。同日,剛剛出任法國總理的貝當向德國求和。同日,法國國防部次長戴高樂准將前往英國。

  1941年6月17日,希特勒下達關於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於6月22日3時開始的最后命令。

  1944年6月17日,中日龍陵戰斗激烈進行中。當日,由芒市增援龍陵的日軍第53師團永井支隊和山崎支隊(共約三個步兵中隊、野炮和裝甲車各一個中隊),分別擊退中國第88師和第9師部隊,攻佔放馬橋和象達,龍陵戰局趨於對中國軍隊不利。

  1950年6月17日,阿拉伯主要國家正式簽署《阿拉伯聯盟國家間聯合防御和經濟合作條約》,並成立阿拉伯國家聯盟聯合防御理事會和經濟理事會。

  1953年6月17日深夜起,李承晚集團公然破壞朝鮮停戰協議,以“就地釋放”的名義扣留了大批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

  1967年6月17日,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炎之羽)

分享到:

(責編:劉猛)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國際頻道今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