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7日13:25來源:環球時報字號: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中國和瑞士24日簽署結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諒解備忘錄,預計7月將正式簽署自貿協定。這受到了瑞士各界的熱烈歡迎,但也出現了一些小雜音。日本《讀賣新聞》26日引述瑞士德文媒體《新蘇黎世報》的報道稱,瑞士此前同其他國家簽署的自貿協定前言中均有“尊重民主、保障人權”的規定,但和中國的沒有。有人認為,“這是瑞士向中國市場屈服的表現”。對此,瑞士經濟部長施耐德·阿曼在接受《瑞士星期日報》採訪時回擊稱,瑞士和中國進行相關談判時還有社會方面的協議,中國正在改善自己的狀況。
《讀賣新聞》稱,已有瑞士民間團體表示不滿,要求政府“改正”,並呼吁議會不要批准同中國的自貿協定。瑞士經濟部長阿曼回應稱,這樣的要求不可理喻。他說,中國正在改善自己的狀況,最好的証明就是中國總理李克強23日在《新蘇黎世報》發表的文章。該文章稱,中國正在致力於發展經濟、保障人權、依法治國。由於歷史文化背景和發展階段的不同,中瑞間存在一些差異在所難免。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方能優勢互補。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自歐盟成員國批准歐盟理事會1995年的一項決議后,歐盟委員會系統性地將一項所謂“必要因素”條款包括在雙邊貿易及合作協議中。2007年,是否將“人權和民主”條款寫入曾成為歐盟和印度簽署自貿協定的障礙,印度強烈反對,歐盟也有意開例外,但遭批評人士反對。
“瑞中貿易協議具有標志性意義”,法新社26日以此為題發文稱,瑞士與中國簽署自貿協議受到瑞士企業界廣泛歡迎。在北京與歐盟陷入商業爭端的角力之際,這一協議具有標志性意義。報道稱,瑞士是少有的保持對華貿易順差的西方國家之一。“瑞士的貿易優勢地位可以解釋該國企業界為何對瑞中自貿協議持積極態度,瑞士也將此當作對競爭對手取得優勢的途徑之一。”《瑞士星期日報》26日報道稱,蘇黎世、倫敦、法蘭克福、巴黎和盧森堡在競爭北京的“垂青”,希望能夠被選中為人民幣在歐洲的第一個離岸中心。瑞士成為李克強第一次正式訪問的首個歐洲國家,並簽署自貿協定備忘錄,“這是一張好牌,蘇黎世有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