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不是大戰略家”,日本《外交學者》雜志21日以此為題說,金正日執政時,中國盼朝鮮半島穩定,美國怕核擴散,韓國想統一,金正日利用各方心理不斷為朝鮮贏得援助,其父金日成也在冷戰中利用美蘇矛盾成功為朝鮮牟利,而金正恩上台后非但沒為朝鮮贏得什麼,反而令中美日韓俄變得越加團結,而抓扣中國漁船事件的發生令朝鮮不得不應對中朝交往中的一個新變量——中國社交媒體。文章說,中國互聯網上對朝鮮的激烈批評逼迫政府不得不對朝強硬。《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赴遼寧採訪時,有當地漁民抱怨他們當下親身體驗到的中朝關系已不如十年前友好,一些朝鮮方面“不太規矩”的做法令兩國上層的友誼顯得“不太接地氣”。
呂超說,中朝關系正處在低潮期,歷史上中朝關系有良好傳統,重大情況相互通報,保持經常性高層往來,但金正恩上台后,高層互訪一直沒實現,雙方在朝鮮核試驗和導彈試射問題上也有分歧,通過崔龍海訪華,中朝可以說明彼此立場。
“金正恩自接班以來尚未訪華”,這一“不太符合中朝交往慣例”的事實令媒體猜測,崔龍海的北京行是否將促使金正恩更早出現在北京。法新社稱,崔龍海在京幾乎可以肯定會與中方談及此事,如果金正恩訪華得以實現,將更加鞏固其在國內的威信,而這種提升“正是金正恩需要的”。“俄羅斯之聲”說,幫助中朝翻過不愉快一頁,促成金正恩訪華是崔龍海的重大使命,但不知北京真能幫助這個年輕的領導人,還是會將他拒之門外。路透社未經証實的消息稱,張成澤去年訪華時就曾試圖安排金正恩訪華,但未獲中方同意。法新社稱,除非平壤承諾重返六方會談,否則北京恐怕不會給中朝峰會“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