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中東國家,但建交在43年后才得以實現
近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國領導人相繼訪問中國引起了外界的極大關注,甚至有外媒揣測中國已經開始介入中東調停。實際上,中國歷來與巴以雙方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但是由於種種因素,中以關系受到中國與整個阿拉伯世界關系以及國際格局的劇烈影響。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當時,包括中國共產黨辦的報紙在內的中國輿論界普遍表示歡迎。5月27日,華北解放區的《冀中導報》指出:“定名為‘以色列’的新猶太國家,於14日宣告成立。兩千年來沒有祖國而到處流浪受著侮辱與屠殺的猶太人民,他們要求建立猶太國家的願望,開始實現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也受到以色列政府和人民的歡迎。1950年1月9日,即新中國誕生的第4個月,以色列外長摩西·薩爾特就致電中國周恩來總理兼外長,表示以政府已決定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合法政府,並願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這樣,以色列成為中東第一個,也是繼緬甸、印度、巴基斯坦、錫蘭(斯裡蘭卡)、英國和挪威之后,宣布承認新中國的第7個非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日報》1950年1月17日在頭版用《以色列、阿富汗、芬蘭決與我國建外交關系,周外長分別復電表示歡迎》的標題,報道了這則消息。隨后,中以兩國外交官曾在莫斯科晤談接觸。但因美國對新中國持敵視態度,仰賴美國扶持的以色列在對華關系上自然需“謹慎從事”,不能置美國的好惡於不顧。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中國出兵援朝抗美。翌年2月,美國操縱聯大通過了誣蔑中國為“侵略者”的決議。懾於中美在朝鮮激烈交戰的嚴峻形勢,以色列政府指示其駐外機構“不要對抗聯合國多數國家”,以中外交官的接觸交往遂轉向“冷卻”。
1955年4月第一屆亞非會議在萬隆召開,埃及、敘利亞等9個阿拉伯國家應邀與會,而同阿拉伯國家敵對的以色列則被拒之門外。會議於4月24日通過的最后公報中宣布“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權利”。這對以色列不啻是個沉重打擊。以政府深恐被孤立,急於發展對華關系來抵消亞非會議對已不利的影響。亞非會議剛閉幕,以政府就匆忙照會中國外交部,表示“准備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但是中國在處理同以色列關系時,不能隻顧及雙邊,而必須把中以關系和阿以爭端以及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聯結在一起統籌考慮。因為立足於整個國際斗爭和中國與中東各國關系的全局,著眼於阿拉伯世界一大片,從而確定了暫不同以色列建交的方針。但中國不否定猶太民族的平等權利,並承認以色列的客觀存在。這一方針的確定,對中國后來同阿拉伯世界建立和發展關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后中以關系曲折多變的進程。
1956年10月,英法勾結以色列發動了侵略埃及的舉世震驚的蘇伊士戰爭。中國堅決支持埃及納賽爾政府反擊侵略維護主權的正義斗爭。從此,中國對阿以沖突的態度和對以色列的看法開始發生轉折性變化,中國與以色列關系進入了長達20多年的冰封狀態。
在這20年裡,一方面,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系逐漸解凍、恢復、發展,以色列也開始奉行較為獨立的不完全追隨美國的政策﹔另一方面,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的關系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因幾次戰爭日趨惡化,而同時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關系卻日益發展。這樣的態勢使以色列在發展以中關系方面所受的制約越來越少,而中國在發展中以關系方面所受的制約越來越強,於是便出現了以色列方面不斷做出主動表示,而中國方面很難採取對應行動的局面。兩個主權國家在雙邊關系中並無直接爭端,卻因在如此之長的時間裡受制於其他方面的因素而沒能建立外交關系,這在國際關系史上也是罕見的。
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埃以關系的逐步緩和,中國對以色列的冰封關系也開始了鬆動。1985年,以色列內閣專門召開會議研究對華政策。以色列外交部隨即撥款重開關閉了10年之久的駐香港總領事館。以政府的目標是:利用各種途徑與中國方面接觸,千方百計打破以中關系僵局,爭取盡快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這一方針得到了當時以政壇兩大政黨利庫德集團和工黨的一致認同,也受到以色列各階層人民的支持。
在這同時,國際關系及中東形勢的一系列急劇變化也為中以關系進一步升格提供了契機。
首先,海灣戰爭和蘇聯解體極大地削弱了中東的主戰強硬派,而加強了該地區主張和平解決爭端的力量。在這一有利形勢下,中東內外的各種支持和平的力量協同發揮作用,終於促成了馬德裡中東和會的召開。這樣,中國作為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便面臨著如何參與中東和平進程的問題,而要真正參與進去,與沖突的一方以色列沒有外交關系顯然是不行的。
其次,中東歐和前蘇聯地區各國紛紛與以色列建交,使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與以色列無外交關系的狀況越來越顯得不正常,也使阿拉伯國家認識到越來越多國家與以色列建交的趨勢不可避免,對這一發展的心理承受力有所增強。
正是在這樣一種“水到渠成”的形勢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楊福昌1991年12月的特拉維夫之行和以色列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戴維·利維1992年1月的北京之行最終完成了兩國關系正常化的外交程序。1992年1月24日,中以兩國外長正式簽署建交公報,宣布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從而揭開了中以兩國、中猶兩個民族關系史,甚至中國對巴以政策嶄新的一頁。